六万八千块。
这个数字沉甸甸地压在桌上,也沉甸甸地压在赵淑芬心头。它代表着赵家彻底摆脱贫困,代表着在红星市挺直腰杆的底气。但它同样是一块烫手山芋,昭示着更大的风险。
这么大笔钱,不可能全部存银行异地取款,那太慢太麻烦。带着现金走,是那个年代最普遍的方式,也是风险最高的方式。六万八千块,叠在一起厚厚几摞。
赵淑芬坐在煤油灯下,一张张清点。旧的、新的、面额大的、面额小的,分门别类。她得把这些钱换成更便于携带的大额钞票。去银行,一次换多容易引人注意。找朋友,信得过的朋友不多,这么大笔钱,万一走漏风声?
她想到了老范头,想到了几个老姐妹。这些年她低调,但也并非没有一点人脉。可这么大的资金量,不能完全依赖别人。大部分钱,还得靠自己想办法。
她决定分头行动。一部分去银行小额多次兑换。一部分找信得过的朋友帮忙。还有一部分,只能是自己想办法处理,比如找私下做资金周转的人,那种风险更高,必须万分谨慎。这几天,她得像地下工作者一样,小心翼翼地把钱款分散、兑换、保管。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潜在的危险。
钱的问题只是第一步。她这一走,电器铺和服装店怎么办?儿女们成长不少,但经验尚浅。大刚技术好为人老实,管理和对外联络是弱项。小丽有闯劲懂时尚,经营细节和风险防范还欠火候。李娟细心能持家,可对生意上的事了解不多。
第二天一早,赵淑芬开始紧锣密鼓安排。她先找到大儿子赵大刚。
“大刚,妈这次去南方,时间可能要长一些。”赵淑芬看着他,语气严肃,“电器铺这边,你得担起主要责任。”
“妈,您放心,我一定看好铺子!”赵大刚拍着胸脯保证。
“不是看好,是要管好,还要让它继续发展。”赵淑芬摇头,“技术上你没问题,配件采购的事儿,上次你跟妈跑过一趟,知道大概流程。这次,除了配件,你得留意顾客对成品家电的需求,记下来,型号、牌子、功能,越详细越好。妈这次去,就是要找成品家电的货源。”
“成品家电?彩电、冰箱那些?”赵大刚瞪大了眼睛。
“对。这些东西以后是大头。你在铺子里,多听多问,了解市场行情。”赵淑芬接着说,“还有,账目上,你和娟儿一起管。娟儿细心,你俩对一对,别出岔子。维修单子要收好,顾客信息也要登记清楚。这是咱们的客户资源。”
“娟儿她能行吗?”赵大刚有些犹豫。
“怎么不行?她是你媳妇儿。”赵淑芬语气加重几分,“你们是夫妻,要互相帮衬。遇到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别硬撑,想办法找人问,找人学。钱不是问题。”
她又拉过小女儿赵小丽。
“小丽,服装店这边,是你的主场。”赵淑芬说,“这次去南方,我会按照你列的单子进货,但你得自己多琢磨。现在顾客要求高了,你得学会看款式、看面料、看潮流。多去市里的国营商场看看,虽然他们款式旧,但陈列、服务这些,可以借鉴。多听顾客意见,下次进货妈心里就有数了。”
“妈,我知道了。我天天去店里,跟顾客聊天,听她们说想要啥。”赵小丽点头。
“光听不够,还得自己想。”赵淑芬给女儿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次妈会带一些新样品回来,你看看,以后可以自己设计一些款式,找人加工。还有,店里的账目,你跟娟儿也一起核对。遇到难缠的顾客,别怕,也别硬顶,多动脑子。记住,和气生财。”
最后,赵淑芬找了儿媳妇李娟。
“娟儿,妈这次出门,家里和铺子,后方就交给你了。”赵淑芬拉着李娟的手,语气放缓,“大刚和小丽忙生意,顾不上家里的琐事,你多操心。还有,铺子的账本,你和大刚、小丽一起看,每天的流水、进货、开销,都要记清楚。妈不在家,你就是这个家的女主人,遇事多拿主意,别怕。”
李娟眼圈红了,“妈,我怕我做不好。您要不……要不就别去了吧?现在生意已经很好了,没必要冒那个险啊。”
“傻孩子。”赵淑芬拍拍她的手,“咱们家想过上更好的日子,想让你们兄妹俩以后有更大的发展,就得往前闯。现在这点儿生意,看着红火,但跟南方的市场比,就是个小水沟。咱们得去大海里捞鱼!”
“妈知道你担心。家里这些钥匙、重要的东西,妈都交给你保管。”赵淑芬把一串钥匙和一个小木盒递给李娟,“这是家里的老账本,还有一些房契地契,都收好。遇到紧急的事儿,就去邮局给妈发电报。要是真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大麻烦,也别硬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她看着李娟,目光真诚,“娟儿,妈相信你。你是这个家里最细心的。”
李娟看着婆婆信任的眼神,心里暖暖的,也多了一份责任感,“妈,您放心,我一定照顾好家,跟大刚小丽一起把铺子看好!”
安排完家里的事,赵淑芬又去知会了几个平日里关系不错的邻居。比如隔壁的刘婶子,还有胡同口的张大爷。
“刘婶子,我这要出趟远门,去南方走一趟。家里大刚小丽和娟儿要忙铺子,顾不上家里,您老要是有空,帮我多照应着点。”赵淑芬递过去一篮子鸡蛋。
刘婶子接过鸡蛋,笑呵呵地说,“哎呀,赵家妹子又要出门啦?现在生意这么好,真是能干!放心吧,家里有啥事儿,我肯定帮着搭把手。不过你一个老姐妹,出门在外可得注意安全啊!”
“谢谢刘婶子。就是去办点儿生意上的事儿,过段时间就回来了。”赵淑芬客气地说。她没多说去干什么,也没说带多少钱,只是说出门办点事,让邻里知道她人不在家,免得有人又编排什么。这种主动的信息释放,能一定程度上堵住一些爱嚼舌根的嘴。
接下来的几天,赵淑芬都在忙着最后的准备。她把兑换好的钱款分批放好。有些藏在衣服内衬里,有些藏在特制的腰带里,有些藏在行李箱的夹层里。她一遍遍清点数量,确保万无一失。
她还准备了一些样品,是小丽特别想要的几款服装和电器配件样品,带着路上研究。
出发前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煤油灯下,大刚、小丽和李娟眼里的担忧藏不住。
“妈,您一路顺风,注意安全。”大刚嗓子有些哑。
“妈,早点回来!”小丽眼圈红了。
李娟抬头看着赵淑芬,“妈,家里有我们,您不用担心。您照顾好自己。”
“放心吧。妈这次去,是为了让咱们家以后过上更好的日子。”她语气坚定,“等妈回来,咱们就开大店,住洋楼!”
她起身,背上早已收拾好的行囊。沉甸甸的,是钱,更是家人的期盼和未来的重量。
“妈走了。”
她没有回头,大步迈出了家门。
夜色正浓,通往车站的路灯光影斑驳。
这一趟南下,可不好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