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化正忙着向路人讨钱时,一个人凑上前来搭话。这人是个工头,姓王,排行老大。前一天他就留意到了智化等人的逃荒小车,眼下工地正缺人手,抱着“抓一个是一个”的想法,便开口问道:“伙计,你姓啥?”智化反应迅速:“俺姓王,排行老二,您贵姓?”王老大一听乐了:“巧了!我也姓王。跟你说个事儿,这会儿紫禁城里正挖御河,缺干活的人。我瞧你怪可怜的,不如跟我去做工?包三顿饭,每天还能挣六十文钱,干一天算一天,你愿不愿意?”
智化心中暗喜,还没来得及回答,裴福就快步走了过来:“那敢情好!钱不钱的没啥,只要能让我儿子吃饱就行!”王老大上下打量了裴福一番,转头问智化:“这是谁?”智化答:“俺爹。”王老大连忙摆手:“得得得,你不用说了!”又对着裴福解释:“跟您说清楚,皇上家不用上了年纪的人,这六十文钱肯定有。你要是愿意,就让你儿子去。”智化装作为难的样子:“爹,那您怎么办?”裴福大气地一挥手:“你只管去,有我和你侄女在,讨点吃的不成问题。”王老大在一旁打圆场:“放心放心,等你吃饱了,拿那六十文钱买点干粮,爷孙俩也够吃了。”智化点点头:“行,那咱走吧!”就这样,王老大带着智化,朝着紫禁城走去。
一路上,其他做工的人见智化是新来的,纷纷欺负他。这个喊:“王老二!”智化应道:“啥事?”那人说:“帮我扛这六把铁锹。”智化二话不说:“成!”接过铁锹扛在肩上。那个又叫:“王老二!”智化问:“怎么了?”另一个人说:“帮我扛这五把锄头。”智化还是一句“使得”,把锄头也接了过来。众人把智化当呆子,你叫扛这个,我叫扛那个。没一会儿,智化的肩膀上堆满了铁锹和锄头,活像座小山。
王老大偶然回头一看,顿时火冒三丈:“你们这是干什么?我好不容易找来个人,你们就这么欺负他?明天把人挤跑了,对你们有啥好处?还有你王老二,也太傻了!东西都快把脑袋压没了,像什么样子!”智化却满不在乎:“扛扛而已,怕啥!”这话把众人都逗笑了,这才各自拿走自己的工具。
到了紫禁城门口,王老大递上腰牌,登记好人数,众人挨个点名进入。来到御河工地,大家各自找位置开始干活。智化拿了一把铁锹,干起活来比别人都猛,一锹下去挖得多,甩土也甩得又远又快。旁边的工友见状,喊道:“王老二!”智化应道:“啥事?”工友说:“你这干活的法子不对。”智化问:“咋不对?挖浅了?还是干太快了?”工友说:“还浅?你一锹抵我两锹的量!你看看,你挖了这么一大片,我才挖这么点儿。老话说‘皇上家的工,慢慢儿地蹭’,你这么干,还想长期干下去?”智化装作不解:“干慢了,他们还给饭吃?”工友解释:“大家都干得慢,能不给谁饭吃?”智化恍然大悟:“那行,俺慢慢干。”工友趁机说:“对喽!来,先帮我挖一会儿。”智化爽快地答应:“成,俺帮你!”
正弯腰帮工友干活时,就听王老大喊道:“王老二!”智化抬头问:“咋了?”王老大说:“上来吃饭了,梆子都响了,你没听见?”智化一脸疑惑:“没注意啊,咋刚干活就吃饭?”王老大解释:“跟你说,以后只要梆子响就是开饭,吃完饭筛箩声一响,就得接着干活,天天如此,顿顿这样。”智化点头:“知道了!”
王老大带着智化来到吃饭的地方,让他拿碗盛饭。智化也不客气,端起碗大口大口吃起来,吃得那叫一个香。王老大见他光吃白饭,好心提醒:“王老二,咋不吃咸菜?”智化装作不懂:“吃咸菜还要扣工钱?”王老大笑道:“随便吃,咸菜是免费的。”智化一拍大腿:“俺不知道啊!敢情不要钱,那得吃!有咸菜下饭,更香!”就这样,一日三餐,智化都吃得不亦乐乎。
傍晚收工,王老大在紫禁城门口按名册点名,每人发下一分钱工钱。智化跟着众人回到黄亭子,把六十文钱递给裴福:“爹,我回来啦,给您钱!”裴福高兴地说:“吃了三顿饭还能挣钱,真是走了大运!”王老大在一旁叮嘱:“明早我还从这儿过,你还跟我去干活。”智化连忙答应:“好嘞!”裴福也在一旁道谢:“让您费心了,好人有好报!”王老大摆摆手:“客气啥!”说完转身离开。智化这才问起白天乞讨的情况,裴福告诉他:“今天比昨天顺当多了,见你不在,大伙都可怜我们,给的施舍比昨天多。”两人暗自高兴,趁周围没人,又小声商量起来。他们觉得这下进工地做工,反倒给打探四值库的消息创造了机会,只要摸清了库的情况,就能动手实施计划了。
一夜无话。第二天,智化又跟着王老大进紫禁城干活。晌午吃完饭,大家稍作休息。突然,工地那边传来一阵喧哗声。智化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竖起耳朵仔细听,还伸长脖子往那边张望。只见一群人都仰着头,朝着树上看。智化好奇地挤过去,抬头一瞧,原来是树上有只小猴子,脖子上拴着锁链,在树枝间上蹿下跳。旁边站着两个太监,急得直搓手,嘴里念叨着:“这可怎么办?别光在这儿笑了!你们这么大声嚷嚷,让里头听见了,咱家可要挨骂;要是被皇上瞧见,那更是大祸临头!这可咋整啊?”
智化一时没忍住,脱口而出:“这有啥难的,爬上去把它抓下来不就行了?”一个太监刚要开口,王老大就抢着说道:“王老二,你别多事!干好你的活就行,瞎管什么闲事?你上去要是让猴子跑了咋办?万一摔着了,可不是闹着玩的!”话还没说完,另一个太监就不乐意了:“王头儿,你也别拦着!我平时待你可不薄。这小伙子既然说能抓下来,试试又何妨?难道咱还能难为他不成?你要是再阻拦,这工头的位子也别想安稳坐了!”王老大赶忙解释:“老爷您别误会,我是怕他抓不住,到时候猴子跑了,耽误事儿。”太监一挥手:“跑了就跑了,跟你没关系!”王老大无奈地说:“那行,老爷,您尽管吩咐他吧,我不管了。”
太监转头对智化说:“小伙子,麻烦你上树把猴子抓下来吧。”智化却装作犯难:“俺不会爬树啊!”太监又转头瞪着王老大:“看看!都怪你瞎咋呼,人家这会儿又说不会爬树了!今晚收工时,你那些工具就别想拿出去了!”王老大一听急得直冒汗,连忙央求智化:“王老二,你肯定能爬树,上去帮老爷抓一下吧!不然今晚我的铁锹锄头少了,可没法交差啊!”智化故意犹豫了一下:“丑话说前头,我上去不一定能抓住,您可别见怪。”太监连忙说:“你只管上去,跑了也不怪你!”
智化因为在工地挖河,本就光着脚。只见他双手拨开树枝,双腿一蜷,“蹭蹭蹭”几下,动作敏捷得如同树上的猴子。树上的猴子见有人爬上来,连窜带跳地跑到了树梢。智化也不着急追,找到一个粗大的树杈坐了下来,看似是在休息,实则暗暗观察四周地形,记住方向。
底下的人不明就里,纷纷议论:“这下难抓了,那猴子蹲的树枝那么细,怎么经得起人上去?”王老大紧张得手心冒汗,既担心抓不住猴子,又怕智化有闪失,连忙劝阻:“大伙看看就行了,别乱说话,越说他在上面越不好施展。”在他再三阻拦下,众人这才安静下来。
智化在树上盯着树梢的猴子,打量一番后,看准一根倾斜的树枝,便小心翼翼地挪了过去。树枝承着他的重量,不停地摇晃,下面的人看得心惊肉跳。只见智化稳住呼吸,等树枝稍微平稳,慢慢抬起脚,勾住垂下来的锁链,手指一抓,牢牢握住。接着他摘下头上的毡帽,做成兜状,脚趾一蜷,身体猛然下沉。猴子在树梢蹲不住,“叽叽喳喳”乱叫着掉了下来,正好掉进智化用毡帽做的兜里。他迅速折起帽沿,用铁链捆住猴子,叼在嘴里,双手倒抓树干,顺着树枝轻松滑落,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众人见状,忍不住齐声喝彩。
智化把猴子交给太监,太监眉开眼笑地问:“辛苦你了!你贵姓?”智化答:“俺姓王,排行老二。”太监从怀里掏出两个一两重的小银元宝,递给智化:“拿着这个,别嫌少,买碗茶喝。”智化接过元宝,装作一脸疑惑:“这是啥玩意儿?”王老大在旁解释:“这是银锞子。”智化又问:“要它干啥?”王老大说:“能换钱。”智化装作惊讶:“这铅块块儿也能换钱?”太监听了,哈哈大笑:“这可不是铅,是银子,能值好几吊钱呢!”又转头对王老大说:“我看这小伙子老实,明天你给他安排个轻松的活儿。回头我单独请你喝酒!”王老大连忙应道:“老爷吩咐,小人哪敢不从,哪能让您破费!”太监叮嘱:“说请你喝酒就一定请,你可不许克扣他的赏钱。”王老大保证:“小人再没出息,也不会贪他拿命换来的钱!”太监点点头,抱着猴子离开了。
傍晚收工后,王老大跟着智化回到黄亭子,把他得赏银的事告诉了裴福。裴福听了,高兴得合不拢嘴,对着王老大千恩万谢。智化继续装傻,兴奋地说:“爹!咱有银子了,买两亩地,盖几间房,再买两头牛……”王老大赶忙打断:“行了行了!就这二两银子,啥也干不成!没见过世面,这点钱连头小母驴都买不来,别瞎想了!明早我还来叫你。”智化应道:“好嘞!俺在这儿等着您。”王老大打趣道:“瞧瞧,刚吃饱两顿饭,有了二两银子,就开始拽文了,还‘恭候’上了!”说笑着离开了。
第二天,智化跟着王老大又进了城。他刚拿起铁锹准备干活,王老大就拦住他:“王老二,先放下那个。”智化问:“咋不让俺干了?”王老大说:“说啥呢!我还能亏待你?你今儿来看管材料堆儿。”智化装作惊喜:“啥也不干,还管饭给钱?这好事儿!吃饱了光长肉,还能挣钱,跟钟鼓楼上的麻雀变成鸽子似的!”王老大笑道:“又说傻话!这是轻松差事,省得公公来了……”话没说完,突然压低声音:“来了来了!”
只见昨天那个小太监,捧着一个金丝打造、镶嵌宝石的蟠桃形小盒子,笑嘻嘻地走过来:“王老二,来啦?”智化答:“早来啦!”太监问:“今儿安排的啥活儿?”智化说:“叫俺看着材料堆儿。”太监点头:“这就对了!我家老爷怕你还在干重活,让我来看看,顺便给你送点心,尝尝鲜。”智化接过盒子,故意说:“这么硬,咋吃?”太监被逗得哈哈大笑:“你打开呀!谁让你吃盒子!”智化打开盒子,里面全是精致的油炸点心。他拿起来掂了掂、闻了闻,又原样放回,盖上盒盖。太监奇怪地问:“咋不吃?”智化认真地说:“俺要拿回去给俺爹吃,这么好的东西,他肯定没吃过。”太监听了,笑着点头:“孝顺!行,盒子先放这儿,待会儿我来取。”
中午时分,昨天丢猴子的太监带着送点心的小太监一起过来了。王老大赶紧迎上去,老太监掏出两个小银元宝递给王老大:“辛苦你啦!听说给王老二安排了轻松活儿,做得好!拿着这个。”王老大连忙谢过。老太监问:“王老二呢?”王老大喊:“王老二!过来!东西丢不了,不用死盯着!”智化走过来,老太监说:“听说你挺孝顺,早上那个盒子呢?”智化答:“没动,在那儿放着呢。”老太监说:“拿来,跟我走。”
智化取了盒子,跟着太监走到金水桥上。老太监说:“我姓张,看你实在,给你装了盒点心,拿回去给你爹吃。盒子里的你先吃了吧。”小太监打开盘子,让智化用衣襟兜着吃。智化一边吃,一边故意装傻:“这大庙盖得真气派,就是门口缺个戏台!”老太监笑得前俯后仰:“你在乡下没听说过皇宫?这能是大庙?要是大庙,门口不得立旗杆?”智化指着远处问:“那不是旗杆?”老太监笑道:“那是忠烈祠和双义祠的旗杆。”智化又指着大殿问:“这是啥殿?”老太监答:“修文殿。”智化再问:“那后头那个呢?”老太监纠正:“什么后稿阁,那是耀武楼。”智化接着问:“那边是啥地方?”老太监解释:“那边是宝藏库,这儿是四值库。”智化重复:“四值库……”又装作不解:“这房子盖得挺周正,也没歪的,咋叫四值库?”老太监被逗乐:“这是库名儿,不是说房子直不直!那边是缎匹库,这边是筹备库。”
智化表面上装傻充愣,实则暗暗记住方位,还故意说:“这房子盖得好是好,就是缺一样东西。”老太监问:“缺啥?”智化一本正经地说:“房顶上都没烟囱!”老太监笑得直不起腰:“你可太逗了!行了行了,拿着匣子走吧,我也要进宫了。”
等太监走后,智化又仔细观察了一番周围环境,这才带着匣子回去。当晚收工回到黄亭子,他既为摸清四值库位置而高兴,又为接下来的行动感到紧张。等到二更时分,智化换上夜行衣,带上百宝囊,告别裴福,朝着皇宫内苑走去。
后面还会发生什么事?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