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飞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米飞小说网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 第65章 义宣起兵风云变 宋廷内外皆惶然

第65章 义宣起兵风云变 宋廷内外皆惶然

    义恭奉命先行回京,一路上心事重重,眉头紧锁,仿佛背负着千斤重担。


    行至越城,忽见前方尘土飞扬,一队人马狼狈而来,衣衫不整,神色慌张。


    定睛一看,原来是浚父子几人,还有铄也混在其中,一副败军之将的模样。


    浚一见义恭,连忙下马,神色慌张地问道:“南中郎现在如何?皇上可曾安定天下?”


    义恭沉声道:“皇上已君临天下,万邦臣服,一切尽在掌控。”


    浚闻言,苦笑一声,自嘲道:“我虎头来得太迟了,一切都已尘埃落定,悔之晚矣。”


    原来浚自称虎头,此刻却如丧家之犬。


    义恭摇了摇头,叹道:“确实太迟,大局已定,无可挽回。”


    浚眼中闪过一丝绝望,又问:“那我可还有活路?能否饶我一命?”


    义恭面无表情,冷声道:“你若愿到行阙请罪,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浚闻言,似乎看到了一丝希望,连忙点头应允,眼中闪过一丝求生之光。


    然而,义恭却趁他不备,突然下令将其斩首,快刀斩乱麻,毫不留情。


    浚的三个儿子也没能逃过一劫,一并被斩,首级被送到行辕,与劭父子的首级一同悬挂在大航之上,示众以儆效尤。


    消息传回建康,皇宫内又是一片腥风血雨,人人自危。


    诏书下达,伪皇后殷氏及以下所有人,皆被赐令自尽,无一幸免。


    殷氏接到诏书,心中悲愤交加,泪流满面。


    她对着狱丞江恪哭诉道:“我们何罪之有?


    为何要如此枉杀无辜?”


    江恪冷冷地回答道:“你曾受册封为皇后,这便是你的罪!无需多言。”


    殷氏泪流满面,辩解道:“那只是暂时的册封,再过数月,便要册封王鹦鹉为后了。


    我何曾有过什么实权?”


    江恪却不再言语,只是催促她快些了断,眼神中毫无怜悯之意。


    殷氏无奈,只得用布带自尽,结束了自己无辜的一生。


    殷氏身边的诸女妾媵,也纷纷选择了自杀,以保全家族的清白和尊严。


    只有严道育和王鹦鹉两人,被拖出都市,受尽了鞭笞之苦,辗转致死,昔日梦想化为泡影。


    严道育和王鹦鹉曾梦想着做天师、皇后,享尽人间荣华富贵。


    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人算不如天算”,一切皆是空梦一场。


    焚尸扬灰,那熊熊烈火在江边燃烧,将殷冲、尹弘、王罗汉这些曾尽心事奉刘劭的奸臣的尸体化为灰烬,随后被无情地抛入滚滚江流之中,消失在波涛之中。


    百姓们围观着这一幕,心中既感痛快又觉悲凉。


    痛快的是恶有恶报,天道轮回;


    悲凉的是这乱世中的种种无奈和悲哀。


    “殷冲他们,也算是罪有应得了。”一位老者摇头叹息道,语气中满是感慨。


    “是啊,刘劭叛乱,害得多少人家破人亡,他们这些帮凶,死有余辜!”


    一个年轻人愤愤地说,眼中闪烁着怒火。


    与此同时,淮南太守沈璞也因在叛乱时守湖观望不前,被新主骏下令诛杀,以儆效尤。


    消息传开,朝中大臣无不震颤,都明白了新主的决心和手段,不敢再有二心。


    嗣主骏从新亭浩浩荡荡地进入都城,住进了东府,气势磅礴。


    百官们得知新主驾临,纷纷赶来请罪,生怕自己因为曾经的过错而遭到惩罚,跪满一地。


    骏看着跪满一地的百官,心中明白,此时需要的是稳定大局,而不是无休止的清算和报复。


    “都起来吧,过去的就过去了,朕不追究。


    但今后,谁若再敢心怀不轨,定不轻饶!”


    骏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响彻大殿。


    百官们听了,都松了一口气,纷纷叩头谢恩,心中感激不已。


    随后,骏派建平王弘前往寻阳,迎接自己的生母路淑媛和妃子王氏入都,共享天伦之乐。


    路淑媛被尊为皇太后,享受着至高无上的荣耀和尊贵;


    王氏则被册封为皇后,母仪天下,风光无限。


    在追赠功臣方面,骏也是毫不含糊,大方慷慨。


    袁淑被追赠为太尉,徐湛之为司空,江湛为开府仪同三司,王僧绰为金紫光禄大夫。


    这些曾经为朝廷效力的大臣,虽然已故,但他们的功绩却被新朝铭记于心。


    然而,对于刘劭所住的东宫斋室,骏却下令毁掉,改为园池。


    这一举动,既是对刘劭叛乱的彻底否定和唾弃,也是对新朝新的开始和象征。


    在封赏方面,骏也是慷慨大方,不吝赏赐。


    高禽被封为新阳县男,潘淑妃被追封为长宁国夫人,并特设守冢以表哀荣和尊重。


    然而,对于王僧绰的追赠,却有人提出了异议和不满。


    “王僧绰甘心接受伪命,不应赠官。”


    一位大臣直言不讳地指出问题所在。


    骏听了,沉思片刻后点了点头:“你说得对,王僧绰虽有功绩在身,但此节不可不察。


    追赠之事,就此作罢。”


    随后,骏又升江夏王义恭为太傅、领大司马;


    南平王铄为司空;建平王弘为尚书左仆射;


    随王诞为右仆射。


    不久之后,又改南谯王义宣为南郡王、随王诞为竟陵王。


    其余大臣也都论功行赏、各有升迁调动和安排。


    又有这么一个人——何尚之。


    他虽然以前跟着反贼干过事儿,但后来和义恭一起在中间斡旋调解、保住了三个重镇;


    心里其实是向着正义之师的。


    按理说这种情况得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所以宋主骏还是让他当了尚书令、继续为朝廷效力。


    何尚之的儿子何偃也捞了个大司马长史的职位;


    待遇跟以前一样好、一样优厚。


    宋主骏就这么住进了皇宫、开始享受起太平日子来;


    然而好景不长。


    没过俩月,南平王铄突然间撒手人寰。


    这南平王铄是和义恭他们一起回到建康后;


    虽然升了司空、因为他是最后归顺的,宋主骏对他不那么放心。


    铄也是整天提心吊胆的,一惊一乍,说出来的话也常常没头没脑的。


    有一天,他突然就中毒死了。


    据说是宋主骏干的。


    但表面上呢,宋主骏还追赠了他司徒的官职,算是掩人耳目吧。


    转眼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宋主骏当皇帝的第一年,年号叫孝建。


    刚过了一个月,江州那边又闹起来了,得派兵去平乱、稳定局势。


    宋主骏进了都城后,把那些被劭关起来的皇子们、还有义宣的儿子们都给放了。


    他把自己的大儿子子业立为皇太子;


    义宣的儿子恺封为南谯王,后来又降为宜阳县王。


    义宣的子女们呢,有的跟着他去了封地、享受荣华富贵;


    有的就留在都城里、继续为朝廷效力。


    有一天,义宣找到宋主骏说:“陛下啊;我愿意去镇守荆州、您看行不?”


    宋主骏想了想,觉得义宣毕竟也是个有能力的人,去荆州镇守应该能稳住局面。


    他就点了点头说:“行啊;那你就去吧。”


    宋主骏年纪轻轻,那年刚满二十四岁,却有个坏毛病:好色成瘾。


    不管是亲的疏的、贵的贱的,只要长得有几分姿色,他就想方设法召进宫里侍寝。


    甚至在太后的宫里也敢胡来。


    太后对他这个儿子是溺爱得不得了,明知道他做得不对,也不加以制止。


    结果这丑闻就传了出去,闹得满城风雨。


    义宣家的几个女儿,长得是一个比一个漂亮、如花似玉。


    宋主骏见了,根本顾得上什么堂姐堂妹的,就像当年春秋时的齐襄公一样荒唐得很。


    义宣的女儿们虽然心里不愿意,但皇命难违,只好勉强遵从。


    这事儿渐渐地就传到了义宣的耳朵里。


    这时,调到江州的雍州刺史臧质,自我感觉功劳大,赏赐少,就起了异心。


    他听说义宣对宋主骏一肚子怨言,便悄悄派了个心腹去见义宣,还捎上了一封密信。


    信里劝义宣起兵造反,干一番大事业。


    义宣一听这话动心了。


    他和臧质既是表兄弟,又是儿女亲家,关系铁得很。


    这次对宋主骏的不满,两人想到一块儿去了。


    义宣手下的谘议参军蔡超、司马竺超民等人,一看这机会难得,也想着能趁机捞点好处,就一个劲儿地劝义宣起兵。


    义宣呢,也给他们回了信,约定好了起兵的时间。


    豫州刺史鲁爽和义宣关系一直不错,和臧质也有来往。


    兖州刺史徐遗宝以前曾经是荆州的部将,义宣就派了个使者去秘密约他们两人,说秋天一起起兵,共谋大事。


    鲁爽是个酒鬼。


    那天他喝得烂醉如泥,使者来了说了什么,他也没听明白。


    结果他一冲动,当天就调集了将士,发难了。


    他还私自造了法服,登上祭坛,自称建平元年,搞得跟真的一样。


    徐遗宝一看鲁爽都动手了,也慌了神,赶紧整兵向彭城进发,生怕错过了这趟富贵车。


    鲁爽的弟弟鲁瑜在建康。


    他一听到这个消息,立马就奔到鲁爽那里去了。


    鲁瑜的弟弟鲁弘在臧质的府里当佐官,这下可热闹了。


    突然有一天,朝廷发来诏令,让臧质去抓捕某个人。


    臧质一看,心里掂量着:这诏令来得蹊跷,怕是宋主骏想对我下手了。


    于是他一不做二不休,把诏令的使者给扣留了,也举起了反旗。


    接着,他赶紧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义宣,催他一起会师,共同对抗宋主骏。


    义宣在荆州镇守了整整十年,手里兵强马壮,钱财也多得是。


    他早就想挥戈直指建康,只是等着秋凉再起兵。


    这时候,他听说鲁爽和臧质已经提前发难了。


    于是只好仓促起兵响应。


    可是兵总得有个名头。


    义宣和臧质就商量来商量去,最后想出了个“清君侧”的借口。


    他们说宋主骏昏庸无道,他们要起兵清除奸佞,恢复朝纲。


    各自写了一封表文送到建康,宣告他们的正义行动。


    义宣还自称都督中外诸军事,设置了长史、司马等官职,让那些僚佐们上笺的时候都署上自己的名字,搞得跟真的一样。


    他还加封鲁爽为征北将军。


    鲁爽也投桃报李,把皇帝用的车马服饰送到了江陵给义宣。


    义宣一看,心里挺诧异,心里思忖:这鲁爽怎么这么大胆子?


    他赶紧写信给臧质,暗暗地提醒他注意,别让鲁爽这家伙坏了大事。


    臧质呢,也加封鲁弘为辅国将军,让他去戍守大雷。


    义宣又派了谘议参军刘湛之带着一万人去帮鲁弘,还召司州刺史鲁秀来当后继。


    鲁秀到了江陵,见了义宣。


    两人聊了一会儿,鲁秀就走出府来。


    他长叹一口气说:“我哥真是害苦我了,让我跟着这么个痴人一起造反,看来是要家破人亡了!”


    说完,他摇了摇头,一脸无奈。


    再说宋主骏,他听说义宣起兵了,心里那个慌啊。


    他怕义宣兵力强盛,自己抵挡不住,就赶紧和诸王大臣商量对策。


    “这可怎么办好啊?”宋主骏愁眉苦脸地问。


    一个大臣站出来说:“陛下,不如先写封诏书,说您愿意捧着皇帝用的法物,去迎接义宣。


    这样或许能稳住他,为我们争取时间。”


    宋主骏一听,心里纠结。


    他想了想,无奈地叹了口气说:“唉,也只能这样了。


    先稳住他再说。”


    到底宋主骏有没有把皇位让给义宣呢?


    且待下回分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异世邪君 九鼎记 酒神(阴阳冕) 武神 长生界 无上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