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飞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米飞小说网 > 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 > 第78章 未来发展方向

第78章 未来发展方向

    这年代学生少。


    判卷的速度也很快,考试完只用了一天,成绩就出来了。


    李枭紧张的拿到自己开始的成绩单看了看,看到成绩后让他松了一口气。


    他考的还不错只有两个良,其余全部都是优。


    这已经大大超过的他的预估。


    “李枭你考的怎么样?”,白建功问道。


    “有两个良”。


    白建功有些不敢相信:“两个良?你还会考良?”。


    这让李枭有些哭笑不得:“我说白哥啊!我怎么就不能考良啊?这学期学的东西难了可不是一点半点,都是专业知识。”。


    听李枭这么解释,白建功想了想到也是。


    这学期基本上都是专业课,难度是比大一期高了不少,不由可惜道:“你这要是一个良还能补考,两个良全优就别想拿了。”。


    对此李枭倒是不在意。


    能有这个成绩,已经是他做出的最大努力,成天学习的劲头,比前世高三都要高。


    ……


    这两天雪依旧在下。


    时断时续,让人难受。


    本来李枭和王芳两人相约,上午那完成绩就去滑雪


    但这样的天气滑冰肯定是去不了了,雪会让冰面变的更湿滑,这让很容易让人摔倒。


    更何况他们这一群人还都是新手,太危险。


    不过虽然滑雪去不了,但却可以去故宫。


    前世李枭看过一些短视频。


    雪天的故宫可是别有一番滋味。


    这一完就玩到了下午,除了故宫,几人又去了一趟颐和园,吃了一顿饭,把王芳两人送回学校。


    李枭这才回了家。


    晚上。


    李枭又进了空间,坐在了电脑前,这一次他没有在研究“变速自行车”,而是做起了对未来的规划。


    在想什么技术才能帮助国家快速发展起来。


    李枭最先想到的就是计算机。


    可以说计算机的出现,无论是对于物理、化学来说,还是对于生物、天文等等学科来说。


    都是十分重要的。


    在发明计算机之前,人们都是靠着人工计算,而在发明计算机之后,计算机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数百、数千人的计算。


    更是可以建设各种模型,来帮助人们减少实验成本和时间,就比如核物理中的核反应模拟。


    如果在研究原子弹、氢弹时。


    国内的计算机多几台,那么制造出两弹的时间,必定会缩短很多。


    李枭原来查过,当时国内使用的是第一代计算机,也就是:“八一” 机和 103 机。


    这两款计算机。


    都是1957年开始制作的,仿制的是苏联的 m-3小型电子管计算机,最终于1958年仿制成功。


    因为是8 月1日成功的所以叫做“八一” 机。


    但当时“八一” 机每秒运算的速度才30次,后来经过改进才到了1500次,八一机又被改名成了103 型计算机。


    虽然从30次到1500次,看似翻了50倍。


    突破巨大。


    但要知道就在一年后,由美帝国一家公司推出的 ibm 7090大型机,运算速度就达到了每秒数百万次。


    可谓是差距巨大。


    但就算这样,103机依旧为当时我们研究导弹、卫星、火箭这些东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也由此可见计算机的重要性。


    也让李枭下定决心,以后要以此为主要的研究方向。


    但这急不来,一是他对这一块完全不懂。


    这需要很长的学习时间。


    其次就以现在国内的工业水平,不说更先进的机型,就说103计算机,就算李枭能拿出完整的技术,但也存在很大的难度。


    要知道想要制造电子计算机,这需要电子工业支持。


    可现在不要说更精密的东西,就说电子管、电阻、电容这些基本电子元件。


    国内想要制造都很难。


    像是电子管,想要制造电子管就需要特殊的玻璃制造技术、真空技术以及精细的电极加工技术。


    这些国内都没有。


    不过李枭记得,制造“八一” 机和103机的时候。


    一些关键原件可能还无法自主生产,可其余很多零件都是国产的,国产化程度已经非常高了。


    这也再次让李枭认识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要性。


    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发展工业的基础,有了基础,才能在谈别的。


    想来想去,李枭想到了钢铁上。


    要知道钢铁可是被誉为民族工业的脊梁,之所以这么说,这是因为现代工业的基础材料,几乎都离不开钢铁。


    无论是制造汽车还是飞机,或者说他现在正在研究的“变速自行车”,没有好的钢材根本就无法使用长久。


    再比如汽车的发动机,很多部件也都需要高强度、高韧性。


    可现在国内钢铁的产量才不过61万吨,并且质量还比较的低,技术还比较落后,用的是平炉炼钢技术和高炉炼铁技术。


    不说平炉炼钢技术。


    就说高炉炼铁技术,虽然已经有了这项技术,但还不完善,直到毛熊的援助,这才改良了包括炉顶调剂法之类的技术。


    提到了高炉的利用系数。


    这也使钢的年产量,在1957年提升到了535万吨。


    看到此,李枭直接就开始查关于高炉炼铁技术的详细信息。


    这才知道。


    在毛熊的帮助下,钢铁的产量之所以能提升那么高。


    这还是因为在四个方面得到了提升。


    这第一就是自动化高炉建设,自动化高炉不仅能提升高炉的稳定性和控制精度,还能减少误差。


    其次就是高压高炉技术,简单来说就是提高高炉内煤气的压力,增加煤气与矿石、焦炭的接触时间和反应强度,从而提升效率和产能。


    之后就是炉顶调剂法,这个是冶炼方面的技术,它通过调整炉顶的布料角度、装料方式等方法,来提高冶炼效率和降低焦。


    这最后就是原料处理技术的改进,这样做也能为了高炉提供了更优质的原料,从而提高炼制的效率。


    查着查着。


    李枭又看到了一个新词“热电偶”。


    这让李枭有些发狂,他可是学机械工程的,可不解决材料的问题,就算他知道发动机怎么制作的。


    也有完整的设计图。


    但材料不行也白搭。


    总不能等到1957年之后,中国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之后再说吧。


    8年呢!他可等不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异世邪君 九鼎记 酒神(阴阳冕) 武神 长生界 无上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