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独孤殇收到回信消息时,局势已经相当严峻。
完颜烨率领的大军如汹涌的洪流一般,压境而来,气势磅礴,令人胆寒。
独孤殇深知完颜烨的实力不容小觑,因此他早早地派出了眼线,密切监视着完颜烨的一举一动。
在众多宗主国中,能入独孤殇法眼的对手寥寥无几,而完颜烨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然而,尽管独孤殇对局势有着清晰的认识,但当他真正收到消息时,却感到一阵无力。
毕竟,远水解不了近火.
他手中的十万黄骑军,五万驻扎在辽西郡,以防鲜卑族南下,抢夺粮食。
还有五万则分散在京城各地。
要想迅速集结这支军队,并驰援中原腹地,所需的时间实在太长。
与此同时,鲜卑大军恐怕已经如狂风暴雨般攻破了好几座城池。
面对如此紧迫的形势,独孤殇并未坐视不管。
在得到确切消息,得知鲜卑大军即将南下攻打盛王朝后,他当机立断,派遣自己的手下伪装成盛王朝潜伏在鲜卑族的探子,火速将消息送回朝廷。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独孤殇深知这一点。
他深知这场危机的严重性,若不提前传递消息,新皇恐难应对。
他心急如焚,终于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通过八百里加急将消息一封一封地送到皇上手中。
独孤殇目前的处境颇为尴尬,加上小狐狸又是身怀六甲,他不好有什么动作。
然而,他并未因此气馁,而是想尽办法,希望能够最大限度的守护盛王朝的老百姓。
他还是迅速集结那十万黄骑军,尽管面临诸多困难,如士兵分散、物资短缺等,但他毫不退缩,坚定地执行着任务。
因为他知道,外敌来犯,虽远必诛,这是每个盛王朝子民的责任。
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他费尽心力送到朝廷的八百里战报,竟然被新皇压了下来。
新皇刚刚上位,尚未举行登基大典,此时若盛王朝开战,不仅会影响新皇的威信,还可能被有心人诟病,认为新皇不吉利,上天不庇佑他。
就这样,鲜卑族大军压境的消息,被新皇硬生生地压了下来。
独孤殇得知此事后,气到不行。,
眼睁睁地看着危机一步步逼近盛王朝的老百姓,而朝廷却无法采取有效措施。
这意味着所有的事情都要等到新皇正式登上皇位,举行登基大典之后才能揭晓。
为了确保皇上能够顺利登基,即使失去几座城池也在所不惜。
毕竟在新皇和保皇派的眼中,与整个王朝的稳定和权力交接相比,这些城池的得失似乎微不足道。
他们认为,盛王朝人才辈出,拥有众多杰出的将领和谋士。
只要皇上能够善用这些人才,重新组织军队,未必不能夺回那些失去的城池。
毕竟,盛王朝的繁荣并非偶然,而是建立在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优秀的领导人才基础之上。
只要皇上能够明智地决策,充分发挥国家的潜力,相信盛王朝一定能够克服眼前的困难,收复失地,重振国威。
砰!
随着一声巨响,
独孤殇的手掌狠狠地拍在了案几上,震得桌上的茶杯都差点翻倒。
他满脸怒容,心中的怒火如火山一般喷涌而出。
“昏君!”
独孤殇咬牙切齿地骂道,
简直是昏君!
他原本以为,自己的皇兄已经够昏庸无能了,但没想到这新登基的三皇子,比起他的皇兄来,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独孤殇越想越气,这三皇子简直就是个草包。
先皇未雨绸缪,为他各种铺路,各种算计,只因他是先皇与挚爱之人的孩子。
哪知道,烂泥扶不上墙。
这三皇子根本不配坐在那至高无上的皇位上。
先皇在位时,虽然也有些昏庸,但好歹还能守住朝廷的稳定,让盛王朝的领土完整无缺,没有丢失过一座城池。
可这三皇子呢?
才刚刚登基没多久,就已经连失九座城池!
这可是独孤家的江山啊,就这样被他轻易地拱手让人,独孤殇怎么能不气愤?
再这样下去,盛王朝的都城豫州恐怕都难保了!
独孤殇的眉头紧紧地皱起,心中的焦虑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他实在无法想象,如果盛王朝的都城被攻破,那将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气人!
太气人了!
他恨不能闯入京城皇宫,将三皇子狠狠地教训一番。
治国无方,争权夺位却颇有手段。
蛰伏十数载,却将自己的兄弟们送入了黄泉。
独孤殇怒不可遏,胸口都快要被这股怒气给炸开了。
当晚,夜幕笼罩着凌云峰,一片静谧。
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夜晚,无数封密信如流星般从凌云峰飞驰而出,划破了黑夜的寂静。
这些密信承载着重要的信息和指令,它们将被传递到各个角落,引发一系列的行动。
小雕今晚成为了一只信使鸟,
在整个晚上都忙碌不堪。
它穿梭于山峰之间,将一封封密信准确无误地送达目的地。
与此同时,原本分散在京城的五万黄骑军也迅速行动起来。
他们早已经,神不知鬼不觉的到达了最前线。
时刻准备着。
之前他们接到命令后,马不停蹄地向中原腹地集结。
这支强大的军队如钢铁洪流一般,迅速汇聚在一起,展现出无与伦比的战斗力和机动性。
在同一时间,这五万黄骑军的最高首领也收到了一封来自独孤殇的密信。
这封密信详细说明了当前的局势以及需要采取的行动。
首领毫不犹豫地执行了命令,当晚便从原本的守城军手中接管了城池。
为了加强城池的防御,他们学着辽西郡的做法,采用了一种名为水泥的新型材料。
这种材料具有坚固耐用的特点,可以有效地加固城墙。
士兵们用水泥浇筑城墙,使其高度增加,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不仅如此,
他们还在城墙上插上了用玄铁打造的狠厉箭头。
这些箭头锋利无比,一旦敌人靠近,就会遭受致命的打击。
当晚,一条宽达五米的护城河也初见雏形。
士兵们挥汗如雨,挖掘着泥土,拓宽河道。
虽然这项工程浩大,但他们深知时间紧迫,必须尽快完成。
然而,要想真正建成一条坚固的护城河并非易事。
这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但盛王朝已经没有更多的时间可以浪费了。
他们不能再失去任何一座城池,否则敌人迟早会打到豫州京城。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一次的鲜卑蛮子却完全违背了他们以往的行为模式。
当他们成功夺取城池后,并没有像以往那样肆意烧杀抢掠,而是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占领了这座城市,并在城头插上了鲜卑族的旗帜。
更让人惊讶的是,他们对原本居住在这座城池里的盛王朝老百姓,竟然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友善和礼貌。
不仅提供了丰盛的膳食,还给予了充足的物资,甚至连银两都慷慨地发放给了百姓。
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让原本惊恐万分的老百姓们感到十分诧异。
他们原本担心城池被攻破后会遭受残酷的屠杀,但经过几天的观察,发现并没有任何异常情况发生,
于是一些胆子较大的人开始试探性地走出家门,到街上活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老百姓逐渐放下了心中的恐惧,纷纷走出家门,恢复了往日的生活。
街道上的行人渐渐增多,市场重新热闹起来,
一切似乎都恢复了正常,
仿佛这座城市从未经历过战争的洗礼。
对于老百姓来说,他们的要求其实非常简单,无非就是能够吃饱穿暖,生活安稳而已。
至于坐在那个高高在上的位置上的人究竟是谁,对他们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这种心态虽然看似平凡,但却是最危险的。
因为这意味着老百姓对于统治者的更迭已经变得漠不关心,只要生活能够继续,他们就不会对政权的变动产生过多的关注。
这就是完颜烨的厉害之处。
短短时间,让蛮化的鲜卑族,居然做到这般。
独孤殇看到这些消息,眉头紧锁。
一时之间,想不到应对之策。
独孤殇他深知一个国家的稳定不仅仅取决于军事力量的强大,更重要的是民心的向背。
如果老百姓对政权的更替无动于衷,那么这个国家就失去了根基,
随时都可能面临崩溃的危险。
凤九汐走进房间的时候,就感觉到气氛不对。
她笑眯眯的开口道:“哎呀,是谁,是谁又惹我们家大宝贝生气了。”
“真是胆大包天!”
“.....”
凤九汐走过去,捡起地上那些被丢在地上的密信。
整个人越发的平和。
见到凤九汐,独孤殇身上所有的气势都收敛了一点,生怕因为自己身上过重的杀戮,惊扰了她。
独孤殇赶紧起身,朝凤九汐迎了过去:“散步回来了?”
“肚子饿了吗?”
“我去给你做点点心?”
“.....”
现在,即使独孤殇再忙,也会亲自下厨给凤九汐做食物。
凤九汐摇了摇头:“不饿!”
“暂时不想吃,吃那么多,我都长胖了。”
“.....”
事实上,这个时间点对于凤九汐来说,通常是她饭后散步、消食的时刻。
在这段时间里,关于开战的所有事情,大家都对她守口如瓶。
毕竟,她现在可是身怀六甲的孕妇,
首要任务就是养好自己的身体,
照顾好自己和腹中的胎儿。
至于那些打仗的事情,在这个时候,自然应该由男人们去操心。
然而,就在半个时辰前,凤九汐却突然收到了一封来自凤九渊的紧急书信。
信中的内容让她大吃一惊。
欧阳元元肚子里已经怀有好几个月的身孕,却对战事忧心忡忡,不仅如此,她还在战术兵法上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意见。
凤九渊对此感到十分担忧,他担心欧阳元元太过劳累,影响到她和腹中胎儿的健康。
所以,他希望凤九汐能够劝说一下欧阳元元,
让她放下对战争的牵挂,安心养胎。
此外,信中还提到了梁悦月等人的情况。
原来,她们几个也随着大军一同出发,正赶往中原腹地的战场。
这一消息让凤九汐意识到,要变天了。
打仗了!
鲜卑族竟然选择从青州作为突破口,继续向南推进。
由此可见,目前的战事已经紧张到了极点。
然而,独孤殇却对凤九汐只字未提。
不过,对于国家大事,凤九汐向来都能分得清轻重缓急,绝不会胡搅蛮缠。
因此,她早早地结束了散步消食,赶忙过来查看情况。
果不其然,如果她没有提前回来,恐怕就无法目睹独孤殇那充满杀意的一面了。
凤九汐回答完问题后,稍稍停顿了一下,
紧接着继续说道:“我已经吩咐福秋他们收拾好细软了。”
“明日天亮,咱们就下山!”
“.....”
凤九汐的话语如同惊雷一般,在独孤殇耳边炸响。
独孤殇的身体猛地一颤,他下意识地想要拒绝,但凤九汐的速度比他更快。
“盛王朝的老百姓需要你!”凤九汐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不可置疑的威严。
她的目光紧紧地盯着独孤殇,仿佛要透过他的眼睛看到他内心深处的想法。
“先把鲜卑族赶出去,其他事情以后再说……”
凤九汐的语气逐渐缓和下来,但其中的决心却丝毫未减。
“.....”
独孤殇确实忧心前方的战况,可是比起这些,他更在乎凤九汐的身体。
他还没有开口,凤九汐就有千万条理由,说服他。
在确定凤九汐身体没有大碍,再三保证,和准备充分的情况下。
他们终于上路了,直奔兖州和青州交界的城池——临淄。
路上,凤九汐充分了解的战事。
她现在,虽然不能上阵杀敌了,但是脑子够用。
凤九汐看了一眼马车对面的独孤殇:“鲜卑蛮子,不可能人人都那么听话,听从军令的。”
“百密一疏,总有漏网之鱼!”
“掀开一个口子后,完颜烨想要收藏就难了。”
“咱们去掀开那道口子!”
“.....”
凤九汐说这话的时候,眼底放光。
这事,虽然不够光明磊落,太过于阴险狡诈。
可打仗不就是这样,兵不厌诈。
成王败寇吗?
好在独孤殇不是那种迂腐的人,当晚就安排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