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飞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米飞小说网 > 爱情江山朕都要 > 第152章 皇帝南巡三

第152章 皇帝南巡三

    在崇祯四年的五月底,南京城经历了一场百年难遇的盛事——


    当今皇帝朱由检亲临。


    龙舟停靠在下关码头时,南京的文武百官早已等候多时。


    \"臣等恭迎陛下圣驾!万岁万岁万万岁!\"


    去年被派往南京的守备太监曹化淳和魏国公徐弘基带领众官跪伏在地,声音在初夏的空气中微微发颤。


    崇祯皇帝穿着明黄龙袍,缓步走下龙舟。


    御极四年,崇祯已不再年轻,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沉稳与锐利。


    \"众卿平身。\"


    崇祯抬手示意,声音虽不大却充满威严,


    \"魏国公,曹化淳,南京近况如何?\"


    曹化淳急忙上前:


    \"托陛下洪福,南京百姓安居乐业,市井繁荣。只是...\"


    他欲言又止。


    \"但说无妨。\"


    崇祯目光如炬。


    \"近来有些士绅议论新政,老奴担心其蛊惑民心...\"


    崇祯嘴角微扬:


    \"朕此次南巡,正是要亲自听听这些''高见''。\"


    周皇后在宫女搀扶下走来,轻声道:


    \"陛下,连日舟车劳顿,不如先安顿歇息?\"


    崇祯点头:


    \"皇后所言极是。曹化淳,安排入住旧宫吧。明日辰时,召集南京六部官员及当地士绅代表,朕要亲自接见。\"


    \"老奴遵旨。\"


    当晚,南京旧宫武英殿内灯火通明。


    崇祯召集随行大臣议事。


    国安部部长阎应元正在汇报江南局势。


    \"陛下,据国安部密报,江南士绅对新政抵触情绪甚重。特别是''摊丁入亩''和科举改革,已有多人联名上书反对。\"


    阎应元声音低沉。


    张福臻皱眉道:


    \"江南士绅树大根深,与朝中官员多有勾连。陛下需谨慎行事。\"


    \"谨慎?\"


    王在晋冷笑,


    \"目前全国形势一片大好,若不趁势推行新政,更待何时?南京有勇卫军一万精锐,还怕这些士绅造反不成?\"


    “江南已经推行新政一段时间了,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人不死心,干扰新政!”


    “他们敢于明目张胆的阻挠新政,那就再杀一遍。”


    崇祯抬手制止争论:


    \"诸位爱卿不必争执。朕意已决,新政必须推行。明日接见,朕会宣布几项重要决定。\"


    次日清晨,南京皇宫奉天殿外,百官和士绅代表已列队等候。


    人群中,南京礼部侍郎王良飞正与几位士绅低声交谈。


    \"牧民先生,听闻皇上要在南京办什么''大学'',还要改革科举,这可如何是好?\"


    一位须发花白的老士绅忧心忡忡。


    王良飞抚须冷笑道:


    \"不过少年天子一时兴起罢了。科举乃祖宗成法,岂是说改就能改的?\"


    另一位富商模样的男子凑近:


    \"听说还要开关,郑芝龙那海盗头子还被任命为什么海军院长...\"


    正说话间,殿内传来王承恩尖细的嗓音:


    \"陛下驾到——\"


    众人连忙噤声,整理衣冠入殿。


    崇祯高坐龙椅之上,目光扫过殿内众人:


    \"朕此次南巡,一为体察民情,二为推行新政。今日有几项重要决定宣布。\"


    他稍作停顿,继续道:


    \"其一,在南京组建''南京大学'',广纳天下英才,教授经史子集之外,增设算学、农学、工学等实用学科。\"


    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王良飞忍不住出列:


    \"陛下!臣有本奏!\"


    \"爱卿请讲。\"


    崇祯面色平静。


    王良飞深吸一口气:


    \"科举取士乃祖宗成法,今增设杂学,恐败坏士子心术,偏离圣人之道啊!\"


    崇祯不慌不忙:


    \"王爱卿所言不无道理。然朕问卿,如今朝廷急需治水能臣,可精通算学水利者有几人?边关需要火器专家,可通晓西学奥妙者又有几人?\"


    \"这...\"


    王良飞一时语塞。


    崇祯乘胜追击说道:


    \"朕非废科举,而是扩其内容。熟读经书固然重要,但若只知死读书,不通实务,于国何益?\"


    南京国子监祭酒周延儒出列帮腔:


    \"陛下圣明!然变革太骤,恐士子难以适应...\"


    \"所以先在南京试行。\"


    崇祯打断道,


    \"朕已命徐光启负责筹建南京大学,择日开课。有志新学者可自愿入学,不强求。\"


    见皇帝心意已决,反对声渐弱。崇祯继续宣布:


    \"其二,组建''南京海军军事学院'',任命郑芝龙为院长,培养海军将才。\"


    这一决定如同巨石入水,激起更大波澜。


    魏国公徐弘基忍不住高声道:


    \"陛下!郑芝龙乃海盗出身,岂能担此重任?有辱朝廷体统啊!\"


    崇祯早有准备:


    \"徐卿此言差矣。郑卿虽出身海商,然归顺朝廷后屡立战功,熟知海事。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才。难道要找个只知四书五经的翰林去指挥海战不成?\"


    “此前一官率兵攻占辽东,今又领兵征服菲律宾全境,战功卓着。”


    “到现在魏国公还说镇海侯是海盗,于情于理也不该如此!”


    一阵低笑在殿内响起。


    魏国公徐弘基面红耳赤,退了下去。


    \"其三,\"


    崇祯提高声音,


    \"江南地区全面推行''摊丁入亩''政策已经多时,士绅仍有怪话连篇。这是朕所不能接受的。同时开关海贸,按照商税同等比例征收关税。\"


    这一下,殿内彻底炸开了锅。


    士绅们再也顾不得礼仪,纷纷议论起来。


    松江富商沈廷扬大声道:


    \"陛下!江南商贾本就税负沉重,再加商税,恐难以为继啊!\"


    \"沈员外过虑了。咱家查过去十年苏州织造账册,商税实征不足定额三成。十税一,已是陛下格外开恩。若再偷逃,严惩不贷!\"


    魏忠贤及时站了出来,开口说道:


    沈廷扬脸色大变,随即闭口不言。


    王良飞硬着头皮再次出列:


    \"陛下,江南士绅世代忠君爱国,今新政接二连三,恐伤士子之心啊!\"


    崇祯目光一冷,看向王良飞:


    \"王爱卿此言,是在威胁朕吗?\"


    王良飞慌忙跪倒:


    \"臣不敢!臣只是...\"


    \"够了!\"


    崇祯拍案而起,


    \"陕西民变,饿殍遍野,根源何在?就在土地兼并,赋税不均!今朕推行新政,正是为解民倒悬。尔等身为朝廷命官、地方贤达,不思为国分忧,反倒百般阻挠,是何道理?\"


    殿内鸦雀无声。崇祯环视众人,语气稍缓:


    \"当然,朕也知道新政推行不易。故决定在上海设立海关,重启海外贸易。凡守法商人,皆可参与,利润丰厚。所有欠税或者对抗新政者,一律取消海贸的资格!\"


    这一打一拉,让士绅们面面相觑。


    反对声渐渐平息,但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复杂的情绪。


    接见结束后,崇祯回到后宫,长舒一口气。


    周皇后为他递上热茶:


    \"陛下今日恩威并施,想必能收到奇效。\"


    崇祯摇头苦笑:


    \"表面妥协罢了。阎应元。\"


    \"臣在。\"


    \"派人盯紧王良飞、徐弘基等人。朕料想他们不会善罢甘休。\"


    \"臣已安排妥当。另据密报,苏州织造太监李实与徐弘基过从甚密,恐有勾连。\"


    崇祯冷笑:


    \"果然如此。过几日朕要去视察苏州织造,正好会会这位李公公。\"


    崇祯皇帝在南京的举措,不仅在朝堂上引起了震动,也迅速传遍了江南各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异世邪君 九鼎记 酒神(阴阳冕) 武神 长生界 无上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