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飞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米飞小说网 > 三线情怀 > 第212章 凡事2非标产品生产

第212章 凡事2非标产品生产

    在焊管生产进入忙碌阶段时,机加车间也随之进入紧张的工作节奏。


    那段时间,机加车间承担的双头钻床、双头铣床生产项目进展相对顺利,这让车间主任贾飞龙暂时松了口气。


    然而,三吨有轨锻造操纵机项目却如同一块沉重的巨石,压得他愁眉不展。


    这个项目意义非凡,它是上级部门下达的指令性生产计划任务,也是锦东自成立以来承接的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的自制非标设备项目。


    当技术骨干宋献忠初次拿到项目图纸时,内心便充满担忧。


    这台设备自重达30吨,整体尺寸为6.563x3.455x2.635米,属于复杂的机械液压混合型结构。


    其各项性能参数要求极为严格:


    公称载重量3吨,夹紧力6吨 - 米;


    夹持直径最大640mm,最小120mm;


    油泵工作压力高达300kg\/cm2;


    钳杆转速需达到13转每分;


    电动机功率为56kw;


    钳头上倾角5度,下倾角18度;


    轨距2500mm。


    面对如此复杂的设备,大型结构件的焊接退火及内应力变形问题成为车间面临的首要难题。


    当时厂里并没有大型退火炉,尝试采用局部退火的方法根本无法解决变形问题。


    为攻克这一难关,车间迅速成立了专项攻关小组。


    经过反复研讨和大胆设想,大家决定在车间左侧的山坡上挖掘洞穴,利用两辆吊车将焊接件送入洞中,以木头作为退火燃料。


    待木材燃烧使洞内达到合适温度后,用泥土将洞口掩埋密封。


    经过两天时间,再扒开泥土取出焊接件,奇迹般地实现了应力消除。


    本以为解决了应力问题就能顺利推进,没想到缠弹簧工序又出现了新状况。


    那些短小粗壮的弹簧加工难度极高,常规方法根本无法满足要求。


    车间里的能工巧匠们纷纷出谋划策,经过无数次尝试,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


    但项目推进过程中,高压系统的密封问题又成了拦路虎。


    按照图纸设计,大管径的接头采用卡套式,但经过多次试验,密封效果始终不理想,漏油现象十分严重。


    车间将问题反馈给技术部门,然而技术部门也束手无策。


    关键时刻,厂长刘忠臣在全厂范围内张榜招标,动员全体职工参与革新攻关。工具车间的车工孔传华看到技术革新项目后,一头扎进研究与实践中。


    经过不懈努力,他提出了端面密封式方案,并成功加工出合格样品。


    经过测试,该样品在300kg\/cm2的试验压力下滴水不漏,彻底解决了密封难题。


    随着密封质量的过关,项目得以顺利推进。


    工厂不仅为孔传华颁发了奖金,还为他请功表彰。


    孔传华的成功引发了新的争议。


    机加车间的同志们认为,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他们也解决了许多关键问题,同样功不可没,为何只有孔传华能得奖。


    贾飞龙将机加车间同志们的意见反映给徐志海、刘忠臣,经过商议,最终决定给予机加车间部分人员立功奖励,以此达成平衡。


    原以为风波就此平息,没想到管业车间的职工们又有了意见。


    他们觉得自己在工作中同样解决了不少问题,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奖励。


    车间主任王忠兴担心刚恢复正常秩序就向领导提条件影响不好,暂时将此事压了下来。


    几天后,厂领导孔兆庆到管线检查工作,与职工交流时得知了这件事。


    他当即表态:“一视同仁。”


    得到这个消息后,王忠兴迅速安排刘海洋组织申报小改小革奖励。


    在忙碌与挑战中,1976年悄然过去,充满希望的1977悄然而至。


    1977年寒冬的一天下午,夏义峰接待了三位来自奎龙的特殊客人,其中一位是奎龙老厂保卫科的工作人员,另外两位是市公安局的警察。


    在详细介绍完相关情况后,三人住进了锦东招待所。


    当晚,宋东方和夏义峰前往招待所,设宴招待他们。


    席间,警察进一步说明了此次前来的缘由:保东厂一名职工因家庭矛盾,残忍杀害了妻子和丈母娘后畏罪潜逃。


    考虑到锦东有该杀人犯的亲属和同学,警察便赶来此地进行追捕,并要求此次行动务必保持秘密。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


    服务员上菜时听到了警察的讲述,下班回家后便将此事传开。


    第二天,整个山沟里的人都知道了杀人犯可能逃到了这里,一时间人心惶惶,大家都担心杀人犯会再次作案。


    杀人犯的亲姑住在向阳街,夜里有人发现向阳山上有火光。


    第二天,奎龙警察与保卫科民兵一同上山搜查,在山坡梯田的一棵歪树下发现了新燃的木炭。


    警察随即提出希望民兵配合蹲守,夏义峰同意了这一请求。


    那些没当过兵的年轻民兵听说要去蹲坑守捕,个个兴奋不已。


    大家迅速分组,五个组在向阳山上蹲守,两个组在石头山上,杀人犯亲姑家房前屋后安排了两个组,沟口桥下也布置了一组。


    分组完毕后,警察向大家强调了注意事项,包括要坚持到底、相互配合以及多穿衣服抵御寒冷等。


    尽管大家都裹得严严实实,但在天寒地冻的夜里,实在难以忍受刺骨的寒冷。


    后半夜,多数人偷偷回家了。


    结果第二天,参与行动的警察发起了高烧,陪同坚守的两名民兵也病倒了。


    四人不得不住院输液,经过三天治疗退烧后才出院。


    可惜的是,杀人犯始终没有出现,奎龙的同志们最终无奈离开。


    那两名发烧住院的民兵申请工伤未获批准,只能返回工作岗位,渐渐地,大家也不再提起这个杀人犯的事情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部里下达的生产计划相比以往增加了三分之一,孔兆庆负责抓生产,徐志海主抓政治工作,两人忙得不可开交。


    一个周五,厂里接到文件,由于生产任务过于繁忙,原本安排在周六的学习活动改为周日进行。


    周日上午,徐志海组织召开革委扩大会,带领大家学习人民日报社论《学好文件抓好纲》。


    会议现场,孔兆庆、刘忠臣等人不停地抽烟,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呛得人难受。刘长明实在受不了,起身走到窗边打开窗户透气。


    兰红霞和宣传科的同事们也参加了会议,会后她们便投入到材料整理工作中。


    周一,相关内容被制作成宣传栏张贴出来,同时通过广播向全厂播放:“团结起来,以大局为重,焕发精神,努力工作。让我们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


    听到广播、看到宣传材料后,普通老百姓不太清楚这是“既定方针”还是“过去方针”,但大家都发自内心地认为党中央提出的一切都是正确的,并且会坚定不移地拥护。


    与此同时,程屯的社员们在批斗四人帮的过程中,得知省里的毛副主任被抓。


    他们回想起毛副主任曾逼迫他们迁坟,觉得这一做法肯定是错误的。


    于是,社员们自发组织起迁坟回家的活动。


    对于这一行动,公社领导们态度不一。


    有的领导出于“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赞成”的理念,对迁坟活动表示默许;


    而有的领导则持反对意见,认为这是“敌人的进攻”。


    由于一把手没有明确表态,持反对意见的领导也无可奈何。


    最终,老百姓们热热闹闹地放着鞭炮,将祖宗的坟迁回,还把死去大枣树树根的洞用泥土仔细封堵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异世邪君 九鼎记 酒神(阴阳冕) 武神 长生界 无上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