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堂之上,倪忠开始诉说事情的来龙去脉。他先讲自己奉旨前往杭州接任太守之职,一路上如何暗中私访民情,却不幸两次被马强抓走。“第一次多亏了一位落难女子,名叫朱绛贞,是朱举人的女儿,被马强这个恶霸抢去。是她冒险放走了我和主人。当时情况紧急,慌乱中我们失散了。后来我遇到一位义士欧阳春,把事情经过告诉了他。欧阳春立刻赶到马强家,打听主人的下落。没想到主人又被马强抓了去,关在地牢里。多亏欧阳春仗义出手,把主人救了出来。我们商量好,第二天欧阳春帮着捉拿马强,一路护送到官府。我家主人审了马强好几次,可这个恶霸就是不肯认罪。后来他家遭了抢劫,他就一口咬定是我家主人勾结大盗,明火执仗地抢劫,还派恶奴进京告状。我家主人堂堂太守,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被革了职,实在是冤枉啊!恳请各位大人明察秋毫,还我家主人一个清白!”
范仲禹听了,问道:“你家主人受了这么大的冤枉,你为什么现在才来申诉?”倪忠含泪答道:“因为我受主人之命,去扬州接家眷。到了地方才知道出了事,就赶忙进京,替主人鸣冤来了。”说完,他忍不住痛哭起来。
陈林点点头,感慨道:“这老头儿一片忠心,不容易啊。各位大人,咱们该怎么处理这件事?”文彦博说道:“倪忠的状词,和太守倪继祖、义士欧阳春,还有小童艾虎的口供都能对上。只是马强家被劫那桩案子,还不知道是谁干的,问问倪继祖和欧阳春,应该就能清楚了。”于是,他吩咐衙役:“带倪太守和欧阳春!”
不一会儿,倪继祖和欧阳春被带到堂上。文彦博先问倪继祖:“你和欧阳春定在什么时候捉拿马强?又是什么时候押解到官府的?”倪继祖回答:“我们定在二更带着差役去抓马强,第二天黎明才到官府。”文彦博又转向欧阳春:“既然是二更就抓住了马强,为什么第二天黎明才到官府?”欧阳春解释道:“确实是二更就把马强抓住了,可他家招募了不少打手,和我对抗。我好不容易才把他们打退,到五更时才把马强绑在马上。霸王庄离府衙有二十五六里路,我一路护送,到官府时天就亮了。”
文彦博又叫人带郭氏上堂,问道:“你丈夫是被谁抓住的?你知道吗?”郭氏说:“被一个紫胡子大汉抓住的,还把我也一起捆了。”文彦博又问:“你丈夫什么时候离开家的?”郭氏答:“五更天。”“那你家被抢劫是什么时候?”郭氏回忆道:“天还没亮的时候。”文彦博指着失单说:“失单上写着被劫走很多东西,看样子不是一个人干的,你看到抢劫的人了吗?”郭氏摇摇头:“来的人很多,我吓得用被子蒙住头,根本不敢看。后来就听那些贼人说:‘我们是北侠欧阳春带着官差来抢劫的’,所以我在失单上写了北侠的名字。”文彦博接着问:“你丈夫结交了那么多招贤馆的朋友,出了事他们怎么都不见了?”郭氏没好气地说:“就是被抓那天早上,我去招贤馆查看,里面一个人都没有,东西也少了很多。我丈夫交的这些朋友,没一个靠得住的!”
文彦博听完,笑着对众人说:“各位听到了吧,这明显是那些贼人抢劫后,故意说是北侠和官差干的,想嫁祸于人!”众人纷纷点头:“大人说得对!欧阳春五更时还在护送马强,怎么可能黎明又带人去抢劫?肯定是那些贼人干的!”于是,衙役又把马强带上来,和倪忠当面对质。事到如今,马强再也无法抵赖,只好把所有事情都招认了。
文彦博吩咐把倪太守、倪忠、欧阳春和艾虎安排到一处,等候圣旨;其余涉案人员分别收监。随后,众位大人一起拟定了给皇帝的奏折,把众人的招供和从招贤馆搜出的书信都整理好,准备第二天一早呈给皇帝。
仁宗皇帝看了奏折后,十分震怒,但还是把奏折留了下来。为什么不立刻处置呢?原来仁宗以孝道治理天下,而这件事牵涉到皇叔襄阳王,他不愿深究。最后只下了一道谕旨:“马朝贤监守自盗,判处斩首;马强抢掠妇女、谋害太守,斩立决;郭氏不再追究。”至于襄阳王的事情,只字未提。同时还宣布:“倪继祖官复原职;欧阳春见义勇为,不予追究;艾虎虽然以下犯上,但因为举报九龙珍珠冠有功,免去罪名。”
倪继祖接到旨意后,立刻上书谢恩。皇帝又问起朱绛贞释放的事情,倪继祖详细奏明。他还附上一份夹片,讲述了倪仁被害、李氏含冤,以及贼首陶宗、贺豹作恶,义仆杨芳(即倪忠)忠心护主,还有祖传的并梗玉莲花失而复得的经过。仁宗看完,龙颜大悦:“爱卿家中有这么多曲折故事,真是一段佳话!”于是,追封倪仁为五品官衔,李氏也被封诰命;倪太公赏六品职衔,可以随倪继祖赴任养老;倪忠被封为六品承议郎,继续随任当差;朱绛贞因玉莲花与倪继祖有婚约,奉旨完婚;朱焕章被赐进士。同时下令,严拿陶宗、贺豹,一旦抓获,立即正法。
倪继祖磕头谢恩,又向皇帝请示回任日期。之后,他前往开封府拜见包公。这时,欧阳春父子被展昭邀请,各路英雄豪杰欢聚一堂。倪太守又赶到展昭的住处,一来拜访,二来诚心邀请欧阳春和艾虎随他回任。欧阳春不好推辞,只好带着艾虎一同前往杭州。
倪太守重新上任后,先去拜见了李氏夫人和太公夫妇。李氏夫人依旧吃斋念佛,独自住在静室。倪太守派倪忠陪着朱焕章,去迁倪仁的灵柩。他们抓到贺豹后,立刻将其正法,用来祭奠倪仁,然后选地安葬,立了坟茔。丧事办完,紧接着就是喜事。倪太守和朱老先生选定吉日,为倪继祖和朱绛贞举办了婚礼。婚礼热闹非凡,这里就不详细描述了。在杭州任上,倪太守把欧阳春父子当作贵宾一样敬重。等事情都处理完了,欧阳春父子便前往茉花村。
再说仁宗皇帝,自从处死马朝贤后,常常为襄阳王的事情忧心忡忡。偏偏这时,洪泽湖连年发生水灾,奏折不断传来,不是这里百姓被淹,就是那里庄稼受灾。朝廷为了治理水患,耗费了大量钱财,却一直不见成效。
这天,仁宗单独召见包公,商量治水的事情。包公推荐了颜查散,说他才学出众,做事干练,有操守、有作为,能胜任治水的重任。于是,仁宗提拔颜查散为巡按,负责巡查水灾情况,同时管理河工和民情事务。
颜查散谢恩后,来到开封府,一来向包公辞行,二来请教治水的方法。包公告诉他:“治水虽然有现成的办法,但一定要根据地势高低,合理安排堵塞和疏导,这样才能成功。”颜查散又向包公提出,希望公孙策和白玉堂能一同前往,帮忙处理事务。包公答应了他的请求。
第二天上朝,包公向皇帝奏明此事。仁宗早就知道公孙策很有才能,当即封他为六品官衔;白玉堂的本领也深得皇帝赏识,批准二人跟随颜查散前去治水。颜查散谢恩后,领了旨意,即刻踏上了治水的征程。
颜查散一行人抵达泗水城那天,知府邹喜早早就在城门口等候迎接。颜查散向邹喜询问了当地水患的具体情况,正说着,忽听得衙门外传来百姓嘈杂的喧闹声。原来是赤堤墩的百姓集体前来控告,称当地出现了水怪。
颜查散当即吩咐,从难民中挑选几位年长的代表进衙问话。没过多久,四名头发斑白的老者被带进大堂。只见他们面容憔悴,身上的衣衫破旧不堪,尽显生活的艰辛。几位老者颤巍巍地跪下,连连叩头,急切地喊道:“大人救命啊!”颜查散和声问道:“你们为何事前来?”其中一位老者哭诉道:“小民们连年遭受水灾,日子本就过得艰难,没想到最近水中还冒出个水怪。这怪物时常现身伤人,就算有人腿脚快侥幸逃脱,它也会把窝棚拆得稀烂,抢走所有东西。如今我们连片刻安宁都没有,实在活不下去了!恳请大人一定要为民除害,捉拿水怪!”颜查散安抚道:“你们先回去,本官自有办法。”几位老者再次叩谢,随后离开衙门,将消息告知众人,百姓们这才逐渐散去。
颜查散与邹喜又商议了许久,决定次日登上西虚山,实地查看水势。邹喜告退后,颜查散又与公孙策、白玉堂仔细谋划应对之策。
第二天,颜查散坐着轿子来到西虚山下,邹喜早已在此等候。众人换乘马匹,往山上行进。走到半山腰,山路愈发陡峭,连马匹都难以通行,众人只好下马步行。费了好大一番力气,终于登上山顶。放眼望去,只见一片白茫茫的洪水,汹涌澎湃。洪水从赤堤湾浩浩荡荡地漫延到赤墩,再顺流而下,经过横塘,最终汇入杨家庙附近的水域。一路上,被洪水冲毁浸泡的地方不计其数,房屋东倒西歪,四分五裂,就连树木也被冲得七扭八歪,一片狼藉。
山脚下,赤堤墩的百姓们在被水淹没的地方搭建起窝棚,勉强栖身。他们给这个临时的居住地取名为“舍命村”。本可以搬到相对安全的横塘,但因路途遥远,生活物资获取不便,百姓们宁可冒着危险留在此处。眼前这凄惨的景象,任谁看了都忍不住心酸。
白玉堂见此情景,心中涌起一股怜悯之情。他暗自思忖:“百姓们遭此大难,连个安稳的住所都没有,还要被所谓的‘水怪’骚扰,真是祸不单行。可这水怪只毁屋抢物,却不伤人,其中必有蹊跷。今晚我倒要一探究竟!”于是,他悄悄将想法告知颜查散,随后带着四名差役,装作奉命巡查的样子,来到赤堤墩。
百姓们见有人来,纷纷上前磕头,哭诉遭遇。白玉堂让大家腾出一间窝棚,自己进去坐下,又招呼几位老农席地而坐,详细询问水怪出现的时间、地点和具体情形。“水怪出现时有什么声音吗?”白玉堂问道。百姓们回答:“没什么特别的声响,就是‘呕呕’地乱叫。”白玉堂叮嘱道:“你们都回各自的窝棚躲好,我就在这儿守着,今晚帮你们抓水怪。千万不要声张,要是惊动了它,恐怕就不会现身了。”
百姓们听了,大气都不敢出,相互之间只敢用眼神、手势交流。白玉堂见状,既觉得好笑,又深感心酸——这些百姓被水怪吓得连正常说话都不敢了。他从怀里摸出两枚银锞子,说道:“你们拿这些钱去买点酒,剩下的买点米和柴火。吃饱了,晚上警醒些。要是水怪来了,别乱跑,大声呼救就行,在窝棚里待着别动,我自有办法。”百姓们一听,顿时来了精神,腿脚麻利的赶紧去置办酒食,其他人则动手收拾现有的鱼虾。大家七手八脚忙碌起来,白玉堂看着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
他留着几位老者一起喝酒,边喝边询问当地水势的详细情况,以及筑坝治水的难处。老者们无奈地摇头:“别的地方还好说,就是山根底下水流湍急,形成一个大旋涡,不知吞噬了多少人命。就算有船只经过,到了那里也得万分小心。”白玉堂追问:“旋涡那边是什么地方?”老者们回答:“过了旋涡,再往前走二三里,就是三皇庙。”白玉堂默默将这些信息记在心里。
酒足饭饱后,一轮明月缓缓升起,皎洁的月光洒在湖面上,水波荡漾,水光与月光交融,宛如一幅宁静而壮阔的画卷。众人屏住呼吸,静静等待。白玉堂在窝棚外来回踱步,目不转睛地盯着水面。
大约二更半时分,水面突然传来“唿喇喇”的声响。白玉堂立刻俯身,从地上抓起几颗石子握在手中。只见一个黑影“嗖”地跃上岸,那东西披头散发,根本看不清面目,径直朝着窝棚冲去。白玉堂毫不畏惧,悄悄跟在后面。窝棚里突然传来一声惊呼:“妖怪来了!”白玉堂大喝一声:“妖怪哪里逃!”随即甩出一颗石子,“嗖”地一下,正打在那东西的后心。只听“噗”的一声,那东西向前栽倒。它刚一回头,白玉堂的第二颗石子又飞了出去,不偏不倚,正砸在它的脸上。“啪”的一声,那东西惨叫一声,重重地摔倒在地。白玉堂快步上前,一把将其按住。差役们闻声从窝棚里冲出来,一拥而上,将这“妖怪”死死制住。
众人把“妖怪”抬进窝棚一看,只见它不停地呻吟,仔细一瞧,原来是个人,身上套着特制的皮套。众人连忙扯掉皮套,那人满脸是血,哭喊道:“爷爷饶命啊!”
就在这时,远处的窝棚又传来惊呼:“水怪来了!”白玉堂迅速冲出去,大声喊道:“在哪里?一并抓来审问!”紧接着,又听到有人喊:“跑了!跑了!”白玉堂立刻下令:“快追!别让他跑了!”只听“扑通、扑通”几声,几个人影跳进水里,转眼间没了踪影。
附近的百姓们纷纷围拢过来,得知所谓的水怪竟是人假扮的,一个个义愤填膺,摩拳擦掌,都想动手教训这些作恶之人。白玉堂赶忙拦住:“大家别冲动,我要把他带到衙门,按院大人还要亲自审问。以后再见到可疑的人,大家一定要齐心协力捉拿,送到按院衙门,自有奖赏。”百姓们激动地说:“什么奖赏不奖赏的,只要大人能为民除害,我们就感恩不尽了!要不是老爷今天来,我们还被蒙在鼓里呢!现在知道是假的,我们还怕什么?就盼着他们再来,多抓几个!”说到这儿,众人精神大振,不少人沿着河岸搜寻起来,可惜再也没发现其他可疑身影,这一夜总算平安度过。
天亮后,百姓们纷纷向白玉堂磕头致谢:“多亏老爷为民除害,这份大恩我们永远铭记!”白玉堂又安慰了众人一番,这才带着差役,押解着被抓获的“水怪”,返回巡按衙门。
至于后续衙门将如何审理此案,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