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飞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米飞小说网 > 正史比野史还野,李世民崩溃 > 第39章 周公旦的最终得分

第39章 周公旦的最终得分

    大宋,


    赵构盯着天幕,气的捶龙椅。


    “暴君就是以暴力手段摧毁了权贵阶层,仁君就是跟权贵阶层进行了利益置换,这种说法也太过可笑。”


    “我大宋从高祖起,杯酒释兵权,历代皇帝都被臣子称为仁君。”


    “照这么说,我们大宋的皇帝都是跟权贵进行了利益置换?”


    “我们置换了什么?爱卿们,你们说说,朕给了你们什么好处?”


    秦桧等人也义愤填膺。


    他们有什么好处?


    不就是家里多了几亩地,不就是上税的时候,不用交田租而已。


    这算什么利益置换?


    大宋就缺这点田税了?


    岳飞心里早就在骂娘了,是不缺这点田税,可是,大宋的田地有八成都在你们手中!


    还有,如果没有利益置换,朝中哪来那么多的文官。


    文官怎么可能有资格指挥武将打仗。


    地图上画直线的操作,我就不想说了。


    ........


    大汉,


    刘邦嘴里咬着狗尾巴草,叉着腿坐在地上,神情颇为自得。


    “以血统把人分为三六九等,呵呵,就凭这一点,周公旦不如乃公,甚至都不如暴君秦始皇。”


    “你们说是不是啊!”


    萧何等人最不爱搭理刘邦,但这次,他们却是一个劲的赞成,纷纷踊跃发言。


    萧何:“如果按照周公旦的做法,我一辈子只能当一个书吏。”


    周勃哼了一声:“你好歹还是当官的,我就惨了,一辈子当一个吹号的下等人。”


    樊哙:“那我就要杀一辈子的狗。”


    陈平:“我就要盗一辈子的嫂子....啊,不对,是当一辈子的穷人。”


    几个人齐齐对着天幕吐了一口唾沫。


    啊呸!


    这波我们站刘邦,谁让我们不是贵族,我们都是草台班子。


    ..........


    三国,


    张飞烦躁的抓着头发。


    “儒家的读书人没有几个好鸟。”


    旁边拿着春秋的关羽斜眼瞪过来,一双丹凤眼中蕴含冷色。


    张飞不服输瞪了回去:“咋地,读了春秋,你就成文化人了,大老粗一个,学问还不如俺呢。”


    关羽噌的一声站了起来,你可以说我打不过你,但你不能说我学问不如你张翼德,“要不比划比划。”


    张飞嘎嘎狂笑:“看着鸟天幕看得人憋闷,正好想找人打一架。”


    周围将士纷纷起哄,两人就捉对干了起来。


    .......


    大周,


    孔子不服。


    以血统来把人分成三六九等,那也是为了整个王朝的稳定。


    再说,血统高贵的人本来学问就比较高,让有学问的人统治没有学问的人,这难道不是最好的选择吗?


    .......


    北宋,


    司马光不服。


    “我记得宗法制是祖甲先搞出来的,凭什么,祖甲能加分,而周公旦就要减分。”


    “这是不是后世子孙说的那啥.....”


    周围的文人纷纷给补充道:“双标!”


    对,就是双标!


    司马光立刻在吐槽。


    .....


    这时候,弹幕中也出现了相同的声音,毕竟喜欢周朝的人太多了,谁还没有看过封神榜呢。


    (祖甲的宗法制怎么算了?)


    (周公旦宗法制怎么会这么严格?)


    (不能双标啊!)


    陈勇点点头,知道这个事情必须解释一下,不然有人以为他在搞双标。


    【首先,祖甲的宗法制,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这个问题就是,继承顺序的问题,继承权的问题。】


    【因为继承顺序混乱,造成了殷商王朝内战,百姓遭受反复的战乱之苦,祖甲用宗法制来夯实继承顺序,有利于权力的和平的交接,而和平的环境也对百姓有利,这是宗法制进步的体现。】


    【同时,咱们也说了,宗法制本来也有弊端,就是在确定了继承顺序的同时,也固化了阶层,在逐步堵死晋升通道,正是因为这个,咱们也给祖甲在爱民如子维度扣分了。】


    【为什么周公旦只能扣分呢,不能享有跟祖甲一样的加分呢,因为到了周公旦时期,时代变了,宗法制已经过了一百多年,嫡长子继承制早就被夯实了,宗法制的进步意义没有了,嫡长子继承制基本已经成为了共识,而周公旦再次加强宗法制,不管从主观,还是客观,都是为了使用宗法制的第二个功能,也只能是在第二个功能上加强,就是跟贵族进行利益置换,来用宗法制固化阶层,用血脉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让贵族可以得到特权,从而得到贵族的支持。】


    【所以,一个政策,你一定要不能离开历史大环境,看他进步还是落后,是要根据历史大背景分析的。】


    【祖甲的宗法制,那是解决实际问题,是功大于过,用的主意是进步意义的功能,而周公旦再次加强这个,则是过大于功,用的是以血脉把人分层,固化阶层,封死晋升通道这个落后的功能。】


    【至于我说的对不对,你们可以自己琢磨。】


    (哈哈哈,都什么年代了,还以为一个制度就能吃遍天?制度的进步是要有时效性的,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原本先进的制度,也会因为生产力的进步而变得落后。)


    (对,资本主力刚出来的时候,他是非常先进的,可是当一两百年之后,你看的都是资本的丑恶,这就是他落后了。)


    (博主这样讲才是对的,世界上哪有什么一个制度就绝对先进,我们都提倡与时俱进,要创新,不与时俱进早晚得被社会淘汰。)


    (这下知道该怎么选了,吹周公旦的,为什么能让宗法制进步,硬说宗法制是周公旦发明的,就是为了偷这一百多年的先进性,可惜,宗法制是人家祖甲发明的。)


    (所以,为什么那些人要疯狂的给姬周脸上贴金,就是隐藏重要信息,没有这一百年,周公旦的宗法制,就全是弊端。)


    很快,三个选项在疯狂的对调,【奴隶主的圣人】以微弱的优势胜出。


    大家都是穷人,最讨厌的就是血统论。


    这就等于封死了晋升通道。


    ..............


    天幕中,


    画面一闪,镐京城的王殿中。


    当周礼推行天下之后,周武王的儿子也成年了,周公旦提出了让天子亲政。


    当时的天子周成王无比惊愕。


    “叔父,你的功德足以照耀日月,侄儿还要跟叔父学习治国之道,你怎么能辞官呢。”


    群臣也在规劝,希望周公旦能够继续摄政。


    甚至有人觉得,周公旦当时的威望完全可以取而代之,成为天子。


    但周公旦严词拒绝。


    “天子到了亲政的年纪,摄政大臣不还政,这就是乱政!”


    于是他毅然决然的辞去了摄政大臣的职位,把朝政还给了天子,回到了自己的封地。


    【周公旦晚年,不再过问政务,而是专心的搞学术研究。】


    【他把自己一生的才华都流传给了后世,因为其曾经是最高统治者,明白神明的真正含义,因此他的学术研究完全摒弃了神明,讲究以人为本。】


    【因此,从周公旦之后的学术,都不再受到神权的掣肘,炎黄历史也出现了第一次思想大启蒙,从而诞生出了诸多学派。】


    【后世,诸多学派,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周公旦的思想启蒙和文化熏陶,因此,后世之人称他为:元圣!】


    【何为元圣,大圣人,世间第一个圣人,诸圣之祖。】


    【那周公旦到底能不能获得这种殊荣呢?】


    【判断一个人是否当得起圣人,古人有一个评判标准,叫做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


    【有人说古代只有三个半圣人,有人说只有两个半,咱们来看一看周公旦是否当得起圣人。】


    【立功:周公旦一年灭三监,两年灭殷商,三年征东夷,完成了领土大一统,这种功劳,放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是天花板级别的功劳。】


    【立德:周公旦为了维护先进的父死子继制度,不接受人间至尊之位,兢兢业业辅助天子,功成之后毅然离去,不贪恋权势。】


    【立言:周公旦做周礼,诗经,尚书,是以后儒学的必修经典,而他的思想,而他也不仅仅是在儒学有造诣,他也是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思想家。】


    【你认为周公旦有资格成为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吗?】


    【选择一:有资格】


    【选择二:没资格】


    ........


    (古代评判的三个半圣人是,孔子,诸葛亮,王阳明,还有曾国藩,咱们就事论事,周公旦在道德上跟诸葛亮那是一个级别的。)


    (立功方面,周公旦也是遥遥领先。)


    (至于立言,周礼就是儒家祖宗,之后的儒家都是从这里面脱胎出来的,真不明白,周公的学生孔子都能是三不朽圣人,他却没有被评上。)


    ......


    三国,


    刘备瞪大眼睛,机械的扭头看向了喝茶的诸葛亮。


    “我家军师是三不朽圣人!”


    要知道,三不朽的概念是左传提出的。


    那是古代对一个人的最高评价。


    第一得这种评价的是孔子。


    “要是我家军师是三不朽圣人,我刘备岂不是要光复汉室了。”


    诸葛亮听到了刘备的嘀咕声,用手轻轻虚按。


    “主公,淡定,淡定,亮何德何能得此等美誉,都是后人太过抬爱了。”


    刘备嗷的一嗓子扑到了诸葛亮身边,紧紧抱他的腿。


    也不知道是感动,还是心酸,眼泪就止不住的往下流。


    他找了那么多人才,终于可以抱到了大腿,他感觉只要别浪,稳赢啊!


    ........


    大唐,


    李世民也很奇怪。


    “魏爱卿,你说你们评价圣人的时候,为什么尊孔子,而不尊周公旦呢。”


    魏征叹了口气。


    “周公旦的功劳都分给了好多人,还怎么争?”


    “陛下可以去看一下史书上如何写周武王,说他主导了牧野之战,说姜子牙是牧野之战的指挥者。”


    “可牧野之战真正领兵的是周公旦,包括阵前宣誓的那个痛斥商纣王的檄文,都是周公旦写的。”


    “而说到周武王的功劳,说他封邦建国,建立宗法,说周武王的儿子,说他平定三监,消灭武庚,还有一个成王践阉,成王做周礼。”


    李世民懵了。


    他听懂了。


    “也就是说,周武王父子,姜子牙等人,把周公旦的功劳都给瓜分完了。”


    “这也太不要脸了。”


    “自己没有功劳,就偷别人的。”


    “你们这些史官是干什么吃的?”


    魏征翻了个白眼,陛下,你要怎么说,咱们就得说一说你爹到底是不是个废物的事情了。


    我们史官干什么吃的,你心里能没点数。


    .........


    【其实,通过周公旦,我们就不难发现,人是复杂,一个人身上既有文明的一面,也会有落后的一面,我们看待历史更应该用辩证的眼光的去看。】


    【那么,周公旦到底最后能得多少分,他在皇帝榜单中到底能排到多少名。】


    【我们来看最终盘点!】


    【通过六个维度,来给这位传奇人物打一个分。】


    天幕中,周公旦的形象出现,他穿着自己设计的礼服,腰间跨着长剑,凝望远方。


    ....


    大周,


    孔子攥紧了拳头,他的学生颜回等人也站了起来。


    “元圣怎么着也得比殷商的暴君强吧!”


    .....


    大明,


    朱允炆站在朱元璋身后。


    也在暗暗为周公旦加油。


    在朱允炆心中,这不仅仅是孔子的偶像,更是他模仿的对象。


    在他们更后方,方孝孺更是不堪,激动的胡须都在颤抖。


    ..........


    【最终盘点,周公旦】


    【维度一,内外战争。


    周公旦一生南征北战,帮助周文王平灭四周方国。


    周武王时期,牧野之战领军战败商纣王帝辛。


    周成王时期,周公旦平三监之乱,灭殷商,伐东夷,统一天下,可以说一生战无不胜。


    是的,周公旦是历史上少有的,从未有过败绩的人。


    是百分之百胜率的保持者。


    评级:圣级


    得分:120分(破限)】


    【维度二:国家财富。


    周公但摄政期间,通过武力灭掉了诸多方国,直接掠夺了殷商主力积攒的海量财富,用一句武庚东夷跌倒,周公旦吃饱也不为过。


    评级:圣级!


    得分:120分(破限)】


    【维度三:国际影响


    周公旦灭掉了殷商,并且清洗了殷商的文化,转而制作周礼,重新定义了礼仪文化,这种文化通过周公旦的政策传递到了四方,所有人都对这种先进的文化产生了尊敬羡慕以及崇拜。


    这是继武丁之后,炎黄再一次站在了世界之巅。


    无论武力,还是文化,都让人崇拜和向往。


    评价:圣级!


    得分:120分(破限)】


    (牛!不愧是元圣!就是有两把刷子。)


    (这个评分也就武丁能够相比了。)


    (后面能追上的,就是秦皇汉武唐宗明祖。)


    ..........


    大周,


    周厉王眼睛发亮。


    我大周终于站起来了。


    祖宗这么厉害,我不得雄起。


    咱也搞一波丰功伟绩。


    改革,必须改革!


    .........


    大宋,


    赵构秦桧等人喜气洋洋,这会也不嚷着不让人议论天幕的内容了。


    事实证明,我儒家圣人也是能打的!


    三个维度直接满分,就问还有谁能做得到。


    .......


    大唐,


    魏征却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


    他敏锐的发现,这次评价的顺序有问题。


    他想到了评价商纣王时,好像就是先评价得分高的维度,然后就是得分不高的。


    接下来,可能才是重点。


    .......


    天幕中,音乐变得低沉起来。


    【维度四:集权吏治。


    周公旦是儒家先驱,儒家治国的中心思想,就是从他这里传出的!


    只要稍微懂点历史的都应该清楚,儒家讲究天子垂拱而治,也就是放弃中央集权。


    在集权方面,大周跟殷商一对比,就显得十分疲软,殷商是只要有武力就要不断加强权力,对诸侯有征税权,征伐权,监察权,审判权,以及制定礼乐的诸多权力。


    而周公旦却把大部分权力舍弃,只保留了征伐权以及礼乐权。


    中央几乎成了诸侯的吉祥物。


    而吏治方面就更加让人担忧,他不是选拔有才能的人当官,而是按照血统来当官,父死子继,这样选拔出来的官吏,治理天下的水平全靠运气。


    更加让人难受的是,中央对于地方没有审判权和检察权,也就是地方诸侯怎么搞,中央管不着,百姓过得再苦,中央也无权插手人家的内政,只能靠着周礼进行道德谴责。


    这种集权和吏治,就是儒家向往的权利结构状态,但,这种治理国家的方式只会埋下分裂的种子,只会让百姓来为吏治的黑暗和不公买单。


    评级:丁


    得分:10分】


    (果然,地雷在这里埋着!儒家,儒家,治国用儒家,问题也太严重了。)


    (儒家不集权,讲究天子垂拱而治,会不会是周公旦自己就是诸侯,他在制定制度的时候,多多少少也代表了自己的利益。)


    (人家不代表自己利益,难道要代表天子的利益,人家又不是天子。)


    (就跟儒家的文官集团一样,都是为阶层谋福利,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只有背叛阶层的个人,没有背叛阶层的阶层。)


    (这么看的话,下一个维度就更惨了。)


    ....


    大周,


    周公旦愕然的看着天幕。


    他有点不太理解。


    天子垂拱而治,是错的?


    难道非要跟商纣王一样,把权力集中在一个人手中,才叫对!


    如果天子是个暴君,岂不是要把国家带向毁灭。


    天子不管事,而让贤臣帮助治理国家,不是很好吗?


    我这个时代不就是这样。


    他真的有点理解不能了。


    ........


    【维度五:爱民如子。


    周公旦明明知道人祭的危害,知道百姓的疾苦!可是,他在为牧野之战写战斗檄文的时候,还痛斥商纣王懈怠祭祀。


    他不知道祭祀祭的是什么吗?


    他知道!


    也许当时他没有办法,他当时是反王。


    可是,当周公旦成为统治者的时候,诸侯们使用人祭越来越猖獗,他却看到问题不解决。


    放任人祭的数量和场次疯狂飙升。


    周公旦没有实力解决吗?


    不,他有!


    他的武力可以横扫天下,他只需要跟商纣王一样强制的命令所有诸侯不准人祭,这个野蛮落后的制度就被取消了,可是他有能力却不做。


    为什么,因为这么做会得罪权贵阶层,他不愿意为底层百姓承担一点风险。


    作为一个统治者,周公旦放任子民被用于人祭,满足权贵阶层的变态习俗,从而服务于统治阶层。


    让他摄政期间成为人祭使用数量最为巅峰的时期,他有能力却不管,在爱民如子这个维度,就直接可以零分了。


    当然,周公旦也用道德倡导大家不要用活人祭祀,自己也从不使用人祭,这是历史的进步,也应该酌情给加点分。


    可是,加的这点分,也不够他霍霍的。


    周公旦制定的制度,对于底层的压迫和剥削,比殷商时期要严酷的多,在殷商时期,还打开了底层晋升的通道,可在周公旦时期,完全关闭了!甚至还上了锁,把钥匙都给吞了。


    从此底层永远无法进行阶层跃迁,只能世世代代给权贵当牛做马。


    这就是完全在开历史的倒车。


    评级:丁


    得分:0分】


    轰!


    刹那间,弹幕就炸开了。


    ......


    求一波催更和免费的为爱发电,明天会更精彩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异世邪君 九鼎记 酒神(阴阳冕) 武神 长生界 无上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