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飞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米飞小说网 > 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 > 第230章 夏主恐慌式北伐,韩世忠溃败式进攻?大魏赢了!

第230章 夏主恐慌式北伐,韩世忠溃败式进攻?大魏赢了!

    接下来的战局走势与李彦的预想基本一致,甚至很快超出他的预期。


    四月初,从韩世忠进入长平郡,长平郡十县之地,风声鹤唳。


    原本就士气低迷的魏军无心抵抗。


    四月初八,明远接到贾政道的命令,将长平郡魏军撤退到赵州的青岩郡。


    这其实是魏崇延的命令。


    郾城之战中,魏军败了,且未能损耗夏军,这意味着夏军不仅仅士气高昂,有生力量也充足。


    这个时候,长平郡的魏军都成了惊弓之鸟,一触即溃。


    魏崇延没有别的选择。


    当然,从这一点,魏崇延向外界透露了一个重要信号:朕还是相信右相的,秦州大局依然由右相来主持。


    至于长平郡南边的安昌郡,也相当于打包送给了夏军。


    这个时候,最害怕的是赵州诸郡。


    韩世忠大军压境,只要再突破青岩郡,赵州将成为夏军的下酒菜。


    赵州各郡郡望已经有人开始组织部曲,相互通气,准备调兵自保。


    这又延伸出了一个问题:地方世家武装与梁京皇帝的不协同,暴露出来的魏国的政治问题。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魏国最大的问题。


    魏国是世兵制和府兵制相结合的国家,世兵制的兵籍被世家牢牢把握。


    世家虽然被削弱,不敢像过去那样私自发兵,可当局势一旦进入危机时刻,一些世家就顾不了那么多规矩了。


    而地方上的世家调兵遣将,站在魏国皇帝的视角,到底是对付夏军,还是想趁此机会壮大自己谋取大魏江山,是值得怀疑的。


    即便这些世家真的是为了抵抗可能入境的夏军,那么当夏军退走之后,这些世家还会不会像过去那样安分?


    这里面牵涉到一个专业的政治学问题:底线共识。


    所谓的底线共识,就是多方认可的一条底线。


    例如魏国皇帝和公卿高官、地方郡望,一致认为,地方郡望可以保持一定的部曲,但只是为了自保,平时是不能随便调动武装的。


    这里自保,也不是真正的自保,而是政治遗留问题。


    大周帝国之前的乱世,地方世家被称作诸侯,财政、军政、人事一手抓。


    大周帝国建立后,开始弱化世家。


    但直到大周帝国崩溃之后,世家依然存在,这三百年的乱世,反而让世家再一次变强。


    不过有一个东西的出现,让世家即便有变强的大环境,也不复当年。


    那就是冶铁技术的提升。


    世家是以庄园经济为基础存在的,庄园经济的本质是多人合作耕种。


    多人合作耕种是为了最大程度生产粮食。


    最大程度生产粮食的目的是为了生存。


    人类的本能就是生存和繁衍。


    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年代,个体家庭很难长时间高效地保持多田亩的耕种。


    所以庄园经济其实是时代生产力下的结果,是所有人的共识。


    当冶铁技术大幅度提升,采矿效率也变高,铁的价格降低,小家庭也有足够的耕种工具,社会开始变革。


    过去的时代,庄园可以收纳五千户。


    铁器大发展之后,庄园最多只能收一些走投无路的人,将这些人集结起来,形成部曲。


    多的有千来户,少的只有两三百户。


    部曲减少,世家当然没有力量在跟京师扳手腕。


    可京师也没办法短时间内直接消灭所有世家,因为这三百年来,一直在打仗,京师需要兵马和钱粮。


    意味着需要一套高效的动员体系,高效的动员体系的本质是权力延伸到基层发挥作用。


    地方权力的结构是世家对民间的影响,他们的兵籍减少了许多,但他们的声望还在。


    底层百姓信他们。


    于是,皇帝和世家新的底线共识就这样达成了。


    世家不得随意扩充部曲,在没有朝廷诏令的时候,更不能随意集结兵力。


    这种底线共识,在外部威胁不大的时候,可以一直保持。


    但当那些世家面临族灭的威胁的时候,就会被轻易揉碎。


    太康七年的秦州之战就是最好的例子。


    赵州十二郡诸多郡望纷纷召集部曲,消息传到梁京后,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一场空前的政治危机开始笼罩魏国。


    《梁京日报》的头条快速做出回应:韩世忠虽有小胜,但已是强弩之末,正溃败式进军赵州,但右相则战略性转移,我们赢啦!


    随后,梁京民间也开始传言:韩世忠溃败式进入进军赵州,我们赢啦,夏主恐惧式北上睢阳,我们又赢啦!


    不是小赢,而是大赢!


    也不是赢一次,而是赢两次!


    很快,梁京就开始传唱:“听说了吧,夏国百姓生活在水深火之中,他们穷尽民力,就是为了打秦州,且并不顺利,王师是故意引诱他们进来的。朝堂有高人,夏狗根本不知道我们大魏的智慧!”


    大致内容的邸报,也快速往各州发放,尤其是赵州各郡。


    总之一句话:诸位稍安勿躁,韩世忠已经不行了,要不然夏主不会北上增援,对吧?


    但两日之后,赵州邯郸郡太守赵平给梁京上了一份急奏,在奏疏里,赵平将礼部尚书刘言臭骂了一顿:匹夫胡言乱语,连猪狗都不如。


    赵平的意思是,刘言身为礼部尚书,管理报纸,竟然在报纸上刊登如此荒唐的内容。


    什么他妈的叫韩世忠溃败式转进赵州?


    什么他妈的又叫夏主恐慌式北上睢阳,陈兵宋州?


    还有什么他妈的叫右相战略性撤退赵州?


    这种连狗子听了都摇头的言论,居然在梁京大行其道,甚至在邸报上发行到各州各郡。


    赵平的奏疏,立刻得到了相当一批人的响应。


    可仅仅过去了两天,梁京就爆出一个惊天新闻:邯郸太守赵平是夏人的细作!


    他对礼部尚书刘言的弹劾,是夏主指使的。


    刘言是大魏的栋梁,在赵州主持大局的右相,更是大魏的支柱。


    赵平私下多次与夏人勾结,出卖大魏,伤害了大魏人的感情。


    最后,《梁京日报》用一句话总结:正义虽然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四月十五日清晨,李彦坐在行宫后苑钓鱼。


    “那个赵平被抓了。”刘文静说道。


    “那就好。”


    “陛下,咱们为何要在这里插一脚?”刘文静不解地问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异世邪君 九鼎记 酒神(阴阳冕) 武神 长生界 无上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