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飞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米飞小说网 > 渔民:从打捞间谍装置开始 > 第488章 没有完美的下网方案

第488章 没有完美的下网方案

    开启备用发动机组。


    对于发动机而言,寿命就是最大的负担,也是备用,应急用的发动机组。


    可机械这种东西,你要是一直不开,也是对其寿命最大的损害,有很多人家里的小家电,长期不用,等某一天需要用到再去开启,结果发现开不起来,因为已经坏掉。


    同样,发动机组也是如此。


    唯一不同的是,因为现在有专职的船工负责,做一些基础的日常维护,倒不至于长期不开启损坏,但使用寿命绝对会有影响。


    需要知道,这可是渔船。


    长期在海上航行,无法避免会接触到水,而海水有着高强度的腐蚀性,使得机械更容易损坏。


    这又是专职船工存在的意义。


    有其维护,确实能够让渔船各方面延长使用寿命。


    随着备用发动机组启动,油料给足,动力提升。


    从原本的三十多节渐渐提升,来到40节。


    之后停留在42节。


    跟在陆地上开飞车没有什么区别。


    本来与卫20的间距就不远,在42节的航速之下,卫18很快就追上。


    鱼群进入到探鱼设备的探测范围之内。


    也很快就进入到实时渔讯的覆盖范围之中。


    确实是马步鱼无疑。


    继续加速。


    需要去到另一侧,再大角度转向追逐鱼群,不过并不是走直向,保持直行,而是根据现实情况进行调整,因为当卫18调整航向切过去的时候,鱼群就已经变成渔船的左侧方,是可以朝着左舵小角度调整,这样可以节省一些时间和距离,与鱼群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至于惊扰到鱼群就可。


    只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渔船自然是怎么省时怎么来。


    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


    很快,卫18在42节航速之时,既保持与鱼群一定的距离,也与卫20保持一定的间距,重新追上,有种卫18与卫20将鱼群护卫在中间位置,然后一路直行。


    备用发动机组关闭。


    卫18的航速回落到33节左右,这个航速与卫20持平,他们毕竟已经来到印度洋海域,距离陆地还有一定的距离,风浪相对比较大一点,将油门推到最高,也无法发挥到35节的最高航速。


    “已经探明鱼群的情况。”


    卫胜第一时间呼叫,他早就想要呼叫,因为有无人驾驶声呐探测器的原因,水下航行极快,要不是要保持距离,生怕声呐探测器超出范围与渔船失联,他能更近摸清楚鱼群的情况:“是一个特大型的鱼群,现在的游动情况也良好,可以满足下围网的条件。”


    “那便下围网。”


    卫宏现在看得更加清楚,鱼群就在实时渔讯的覆盖范围之内,哪怕没有全部覆盖,可也覆盖了大多数,鱼群的情况他更加清楚,也已经敲定了下网方案:“渔船保持航速,开到鱼群的前头上,然后从两侧开始下围网,画一个反9字形下网。”


    “这个方案是最佳方案,不过也有弊端,最后两艘渔船必然会汇合到一起,需要特别注意,别搞不好自己的船给撞上了,在下网的时候既要保持安全的间距,又要尽可能靠近一点,会比较难办,在海上渔船想要精妙的操控很困难。”


    “可如果不尽可能靠近一点下网,两艘渔船中间的间距太大的话,鱼群就从这间这个空档里游过去,会围中不少的鱼。”


    “两艘渔船各下一张围网,必然要从鱼群的正中央直下切过去,无法避免有些鱼游走,但这已经是最佳方案了,毕竟这个鱼群是特大型的鱼群,这么大规模的鱼群,只下一张围网可惜了,下两张围网能够尽可能捕到更多。”


    卫宏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有先进的渔船又如何,还有实时渔讯也能够如何呢?


    有时候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总有些时候无法掌控。


    原因还是在海里,还有就是鱼群不是死的,一直都在游动着。


    他能够做的就是尽可能制定相对比较好一点的方案,从而捕到鱼群之中占据比较多数的鱼。


    而无疑!


    现在这个方案就是为尽可能捕到这个马步鱼群中多一点的鱼。


    “也只能这么做了,是要冒点险,但应该问题不大,打一个前提量下网,在鱼群前头10公里左右开始下网,到达鱼群游动方向正前方中间位置,两艘船降速,调整好间距之后再加速,那个时候鱼群也差不多该撞网了。”


    卫胜也是老船长,他很清楚在海上捕鱼,就从来没有完美方案的说法,这个方案同样有诸多的缺陷:“为安全考虑,可考虑到安全问题,就有更多的风险,万一鱼群突然换了一个方向,搞不好一条都捕不到,可又不得不这么多。”


    “而且…这是马步鱼,个头不大,就是有点长,恐怕不能下大网孔的围网,中型网孔的围网也不太好,鱼可以从网孔钻过去,除非是横向,才能够挡得住鱼。”卫胜考虑的也十分全面,现在他已经不再主导,而是将主导权交给卫宏,但有一些致命的地方,他也会指出来,方便卫宏进行参考。


    “嗯,就下小网孔围网。”


    卫宏何尝不知道这些呢,只是下小网孔的围网,也会产生另一个问题:“下最短长度的那张吧,最长的那种不合适。”


    就两个规格。


    一张10公里长度,一张是30公里长度。


    小网孔的围网就这么两张。


    本来可以下30公里长度的小网孔围网,这样才能争取捕到更多,可也要结合鱼群的情况。


    面对着马步鱼,还真不能下30公里长度,原因很简单,个头不大,长相比较修长的鱼类,游动的速度更快。


    结合他们的下网方案,两艘渔船用反9字形下网,中间两艘渔船要挨近,在快要挨近的时候,必须早早就降速,会严重拖慢时间。


    这个时候如果下30公里长度的围网,时间是远远不足的,搞不好鱼群早一步就钻出包围圈内。


    那么是否可以将提前量更远一些呢?


    比如说,渔船开到鱼群前头20公里远的位置开始下网,下30公里长度的小网孔围网,不就解决这个问题了么?


    答案是不行。


    因为中途鱼群改变方向的机率更高。


    相比起10公里长度的小网孔围网,不需要提前量太远,鱼群的改变方向的机率更低。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异世邪君 九鼎记 酒神(阴阳冕) 武神 长生界 无上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