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飞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米飞小说网 > 地仙正道 > 第一百二十六章将有大变

第一百二十六章将有大变

    玉清山,钟楼,聚仙钟响。


    咚咚咚——


    连响七十二声。


    此钟响时,声闻三界,天地人鬼神响应。


    不管身在何处,但凡是名列玉碟的玉清弟子,听到聚仙钟后都会立刻放下事务,赶回山门。


    即便不能回山,也一定要回信山门处,说明情况。


    在一片幽远的钟声之中,玉清门人已经各自到齐,云集舞剑广场之上。


    “聚仙钟上次响时,还是蜀山掌门到访,那时也不过敲响了二十四声,这次怎么一直在响,都过五十声了。”


    “听说上次有长老坐化时,只想响了十七下,掌门死了或许才会响五十多下吧?”


    “……胡说八道!掌门真人可是得道地仙,就是下次天劫也还差着五六百年,少说还有上千年的寿数呢!”


    “会不会是玉长老找了双修道侣,特此宣告?”


    内门弟子们纷纷交头接耳,趁着长老首座们还没有到来,他们还能随意一些。


    真传弟子站在前排,和内门弟子不在一处,显得泾渭分明。


    寥寥八人,各自站定一处,也不怎么和人说话。


    内门跟真传,又是一番天地。


    到了真传,地位上已经不逊于普通长老,甚至修为上还有超出。


    真传弟子,是历代首座的候选,将来都是有望执掌正殿的存在。


    内门弟子,无论是修为还是眼界,双方都是相差不止一级。


    彼此之间,真的很难有所来往。


    龙不与蛇交心,正是如此。


    往往一次闭关十几年过去,内门弟子已经换了一两代人了……


    真传弟子,个个都是散仙修为,青春不老,寿命长久都存在,已经非是凡人……


    不久,几位首座长老,并掌门来到广场上。


    见到师长到来,在场弟子都屏气凝神,肃然而立,整齐划一站成行列。


    掌门真人扫了一眼,见人数不多不少,就点点头,示意司仪长老。


    得了示意,司仪长老上前一步,朗声道:


    “吾派太上长老今日出关,众弟子随我等在此等候!”


    太上长老?


    那是谁?


    在场弟子无一知晓。


    眼看下方又有混乱的苗头,司仪长老又说。


    “不可肆意喧哗,不得交头接耳!”


    “尔等静候便是!”


    这边司仪长老还在介绍迎接太上长老出关的仪式、规矩,台下的弟子不论修为高低如何,都就近坐下,静心聆听。


    台上,一片蒲团,诸位长老掌门盘膝而坐。


    掌门真人一声轻咳,轻声对几位长老示意。


    “几位首座,这位太上长老闭关已有千余年,贫道实在是陌生,不知几位所掌殿中可有记载?”


    玉清道有三上殿,三中殿,六偏殿,各处殿中都有前人笔记、传记以及一些传承的道器。法宝、秘术。


    掌门一脉,其实权威并不很大,很多时候还是要和各处首座商议。


    这次的太上长老,掌门完全没有了解,只是今日清晨才得知,匆忙之下翻阅记录,所得有限。


    趁着还有片刻,总是要多了解一点才好。


    两千年前的师门长辈,那时还不叫玉清道呢!


    果不其然,掌门这话刚落,就有一位长老出言。


    “贫道肃广殿之中,有所记载。”


    “这位太上长老,正是四代师祖,甄家甄琴,那时玉清道尚是玉清盟,这位师祖便是而今陈州苏华府甄家先祖。”


    “传记之中有载,这位甄琴师祖,乃是一位人仙。”


    “当年玉清盟之中,有三大姓,贾,甄,明,以武道闻名于世,都有人仙坐镇。”


    “玉清盟草创未久,时值天下风云际会,王朝兵乱,甄师祖临危受命,接任盟主,一举扫荡七十六路山寨,定下玉清山基业,是为创业之祖。”


    听到甄家,在场长老就一阵牙疼。


    “最近江南那边甄家跳脱得很呐,莫非他们预先知晓了此事?”


    若是如此,甄家所为就能理解了。


    有这样一位人仙坐镇,便是裂土封建,称侯建国也未尝不可。


    “应当是这样。”


    边上一位首座长老接过话来。


    “三月之前,我曾劝过甄家族长,可以助他转移族中有志青年,远走海外,隐姓埋名,本是好意,不想其断然拒绝。”


    “现在想来,未尝不是预先有所准备。”


    这也是应有之意,朝廷与门派,本来就是隐形竞争者,但凡朝廷要做的,门派自然会拖后腿。


    更不用说,甄家每年都捐献大批香油钱,更是有为数不少的甄家子弟在道院求学,哪怕只是旁支。


    当然,这首座是不是惦记着甄家亿万家财也犹未可知,在场诸人都是心照不宣了。


    须知这门中上上下下,内门外门,数万人口,每日柴米油盐、香烛灯油、人力物力、四季服饰,哪一样不需要银钱花销。


    自然要多多进账才是。


    不然,坐吃山空,任凭金山银海也是不够的。


    “不管甄家如何,这位甄长老,确实是曾任玉清盟盟主无疑。”


    “而我玉清道自玉清盟改组而来,全盘继承玉清盟一应道统,自然也承认这位师门前辈。”


    “更何况······时局不稳,我观测星象,察觉帝星飘摇,不久当有大变!”


    ·········


    “不久当有大变!”


    昆仑,琼华派。


    琼华掌门夙瑶竭尽全力,动用门中天珠,占卜天下大势,以及门派气数。


    一昼一夜之后,得出这个结论。


    “望舒下落不明,至今无有线索,玄霄入魔而去,人间王朝又将换代,新皇上位,不知又要掀起多少风雨。”


    “我琼华······何去何从?”


    “飞升大计,三代之业,而今不得不中道搁置,皆是夙瑶之过!”


    “师祖啊,夙瑶惶恐,不知琼华前路何在!”


    来到九天玄女画像面前,夙瑶下跪祈祷。


    这已经是她持续了二十多年的习惯了。


    自从二十多年前,琼华大战幻瞑界,两败俱伤之后,她便习惯了于此祈祷,尽管上界玄女从未有过旨意下降。


    她接任掌门时,门中真传弟子之中,玄、夙字辈的男女弟子之中,玄霄火炎入心,人事不省;大师兄玄震重伤去世;玄霁,也就是云天青,偕同夙玉叛门而出,几位师妹又修为不足,身为当时的大师姐,又是掌门嫡传,只有她可以接掌门派。


    然而当时琼华,内忧外患。


    幻瞑界一战,折损精英十之六七,门中可战弟子一去大半。


    几位长老欺她年幼,权威未立,根基浅薄,貌似恭敬,实则专权,其门下弟子往往不服门规管束,无法无天。


    在外,昆仑其余七大派觊觎琼华基业,更是频频试探,窥伺琼华虚实。


    新任掌门夙瑶根基浅薄,不能服众,一时如同傀儡,命令不出琼华殿。


    内忧外患之下,琼华几乎分裂········


    无人能知夙瑶心中苦闷,也不管她是不是愿意接掌这个烂摊子。


    一场战争,打穷了琼华,打折了琼华的脊背··········


    同辈之中,死的死,走的走,不然就是半死不活,剩下的都还被流言蜚语迷惑,疏远了她。


    接任掌门那天,观礼者不过五六十人,堪称琼华史上最寒酸的掌门。


    二十年来,夙瑶兢兢业业,不敢有一日懈怠,苦心谋划,勉力维持。


    放宽资质要求,选拔外门弟子,分化门中长老,培植亲信,拉拢宗炼,逐渐收拢权力,好在天意垂怜,终究是度过了青黄不接的时候,新一代弟子大半成了气候,掌门威信已经建立。


    只是············


    “为何望舒又要回归?飞升,为了举派飞升,付出了那么多,还不够吗?”


    夙瑶本来并不是多么有野心的人,比如双剑飞升之计,都是沿袭前人谋划,并非出自本意。


    门中长老,不满足于炼气飞升,痴迷于举派飞升,个个成仙··········


    诚然,自昆仑天光之处上升,的确可以直达仙界,可仙界有主,真的会同意吗?


    夙瑶不是不明白,长老们也不是不明白,只是不敢去想,不敢去明白。


    这是一场豪赌,赌的就是仙界不在意,那么通过通天之路,举派飞升仙界,即便是扫地的童子都能拥有散仙的修为,称一句举派成仙也不为过。


    “哎,再给我二十年·········”


    夙瑶叹道。


    再给她二十年,掌门的权威更胜一筹,新一代弟子真正成长起来,未尝不能压过其余长老,反对飞升计划。


    她岂能不知此举孤注一掷,乃是赌徒之心?


    只是眼下长老势大,她固然陆续收回一些实权,还不足以抗衡长老们合力,若是一意孤行,怕是禁地之中,就要再冰封一个夙瑶了。


    “好想念当年练剑的日子啊·········”


    那时她还是一位少女,在师兄弟之中,不算天分最高的,但也是上等,这才得以成为掌门嫡传,待遇也是上流,自然过得还算舒心,没那么多算计,经常都有欢声笑语。


    可惜,现在不能够了,她必须带上面具,以冰冷的面容保护自己。


    这一戴,就是二十多年。


    她已经二十多年,没有笑过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异世邪君 九鼎记 酒神(阴阳冕) 武神 长生界 无上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