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飞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米飞小说网 > 回到明末建工业 > 第158章 邮驿

第158章 邮驿

    在冬天快要来临的时候,陆舟必须要把城内的情况完全安顿好。


    这近十万人口,在一座城池里自上而下的管理,说白了也是个小国家。


    塞外除了归化城,再也没有一座这样规模的城池了。


    城外地域也很广。


    陆舟想要在接下来两年的时间里,把这片地区建设成一片基本像样的国都。


    这些人口也不会全部留在这座城里,有了足够多的人后,就可以开发各个地区。


    这一座城池,是用来抵御建奴后边的火炮大军。


    现在目的已经初步达成,接下来就是继续精兵与精民政策。


    生产力和武装力量进一步提升。


    而民情稳定,是首当的一件事情。


    陆舟还要利用这一座城池,不断把中原上的人口吸纳过来......


    要是再过两年之后,清军还会第三次入关。


    卢象升战死,文官激斗,将无可用......


    明军的实力至此又一次大崩盘,彻底沦落到半军半匪的地步。


    天下割据的势力愈发混乱,明内情况,朝廷只能陷入最后与农民军的周旋中了。


    ......


    这时,许三从外边回来了。


    只待陆舟屏退左右之后,他才禀报道:“主公,我带着一百多名戒卫军,对城内情况基本上摸了个遍。


    我们分辖记录,日夜观察城内百姓状态。


    最开始草原上吸纳的那一万多流民,已经开始稳定。


    生活生产都平稳了,有的人都已再次成家。


    但剩下的人里,想要逃跑的人是有,大多数是因为家中还有亲人的缘故。


    原先只顾着自己活命,现在能够吃饱了,就想着回去。


    毕竟知恩图报的人少......还是一开始就跟着咱们打天下的人可靠。


    现在有些汉民,表现甚至连温克部的人都不如。”


    陆舟闻言也只是笑了一笑:“正常的人心表现罢了。


    温克部是因为彻底走投无路跟了我们。


    草原上的人没有根脚。


    汉民却是身在他乡。


    换位思考也是如此,让这些人安心在这里生活下去,还得循序渐进......”


    陆舟对这种事情没有过大的追究。


    现在至少知道城内有什么是最大的隐患,然后逐步解决即可。


    陆舟只需要的是时间和行动方向。


    毕竟他这里,与建奴的地盘不同。


    不像东北或者是归化城那般,有优渥的土地。


    现在陆舟与大明朝也不是对立关系。


    在跟朝廷深度互通之后,两方的阻碍会逐渐减少。


    行商队伍的游走,最后肯定也会变成双方百姓相互往来。


    同样按照孙传庭信中的内容来说。


    大明皇帝跟官员,也无暇管理即将沦为难民的百姓了......


    天武城以后,将会变成一道关口。


    接纳四方。


    “王一水他们在大明内也准备好了。


    接下来便可开设邮驿。


    以草原上的水泥堡垒作为站点,往四面延伸。


    戒卫军在中间监控。


    让咱们手里的百姓,能跟明地内多联系一些......”


    陆舟语重心长的说。


    “明白了!”


    许三点了点头。


    现在不管是许三,甚至还是乌拉。


    大家心思也都变得更沉稳了一点。


    像许三这样,已经能够带着百多号人,详细监控城内近十万人口。


    这本就是一个不小的工作,可许三能力一直在提高。


    乌拉在外人面前,也少有咋咋呼呼的模样了。


    至少知道了仪容仪表。


    这其中,陆舟坚持要求身边人去夜校学习是一个原因。


    还有就是平台越高之后,眼界跟着起来了,能接触和看见许多人平时不能看到的东西。


    心智也得到了长足锻炼。


    大家都是在风口上面的猪,却得到了普通人一辈子也得不到的成长机会。


    陆舟身边人的地位,在不断水涨船高,同时也能励后来人。


    ......


    “柱子啊......以后咱们就住在这城里了?”


    从城主府出来。


    那些中原迁徙过来的村民,还有些不可思议。


    他们已经有了个可以安顿的身份。


    稍微有些手艺的,按照每月供给的物资,基本上不愁吃穿了......


    主要是安稳,这座城里井然有序。


    要是在这待得久了,可能会觉得像个枯燥的牢笼。


    但这些都是挣扎在生存线上的百姓,饱受兵灾战乱之苦,一来到这就感觉像是个梦幻之地,人人各司其职的模样,从心理上就感觉可靠。


    长时间的担忧放下心头......铁柱果然是全村人的希望呐!


    “嗯,大家就住在这城里!


    要是以往的流民,来到城里之后,还要做上一段时间苦力,才能得到安置身份。


    但你们都是我铁柱介绍过来的,直接去乌总管那边走个流程就可以了。”


    刘铁柱拍着胸脯说道。


    众乡邻又是一阵的赞美。


    止不住各自欢笑了起来。


    “就是房子贵,你们只能住在帐篷里......”


    刘铁柱小声补充一句。


    “已经可以了......日子很不错了。”


    众乡邻感叹道。


    还没注意什么房子的事情。


    这么干净的城里,有个栖息的地方就够了。


    还要房子做什么?


    靠自己劳动,有吃有喝还不够吗?


    这是一番新的生活。


    还有一些青年,是忙着恳求介绍入伍的。


    这个时候,刘铁柱几乎成了今天城内最风光的人。


    被众星拱月的围着,这一个曾经的奴隶,仿佛成了光耀邻里,衣锦还乡的大人物。


    周围的人当然羡慕不已。


    大荒之年,家人团聚,这本就是人生美事。


    很快的,城内有中原移民迁徙过来的消息,逐渐扩散开去。


    就如同一道涟漪。


    在这里还是可以把亲人接过来的。


    一些原本还心有所念的人,像是看到了什么可能,干活也愈发卖力了。


    “咱们家铁柱果然是有出息了,这房子不错......”


    直到刘铁柱把老爹接入了自己的两层小水泥楼,刘老丈才终于美滋滋感叹。


    “爹这算什么,你现在是乌拉总管的主簿。


    过几天,再托关系把两个妹妹送到城主身边当婢女。


    咱们攒起来工分,把房子买到陆庄里去......”


    铁柱憧憬的说道。


    “陆庄?陆庄这是哪里?”


    “陆庄就是我们的发迹之地,那边虽然偏远,但住起来比这座军城舒服多了。


    有自己的房子就能住得很安稳,还能有更多的权利。


    要是有了孩子,还可以有入陆庄学堂的机会......”


    刘铁柱又是一番的科普......


    ......


    繁琐的工作还在有序进行。


    三天之后,陆舟终于挑选出了第一批,能够前往陆庄从事建设的人。


    一共八千人口。


    这些人里有正规部队,有工匠,读书人,大夫......以及大量的妇孺家属。


    按照原先陆庄的人口容量设计,上限本就是三万人。


    一个稳定美好的大后方是很需要的。


    但其中这半年以来,陆舟的疯狂扩张之后,各处需要人手,再加上兵丁一直在外。


    陆庄内驻守的人就只一直保持在千余人左右。


    空有一套完美的生活设施,许多地方都已经闲置。


    倒是教育水准一直在提高。


    在吕不川的来信里一直都有提到过。


    现在的陆舟学堂已经再一次扩建了,学生老师加起来有一百多人。


    能够教学的年龄成功提到了十二岁往上。


    还专门开了一个班,教育草原上各大领主的子嗣。


    夜校的成果更是喜人,在书籍跟小册子都被印刷出来之后。


    经过半年的时间教学,陆庄里的一千多人,基本上都能够阅读一些普通读物了。


    偶尔几个像是基因突变般的,还能吟诗作对几番。


    总之成果是喜人的,古人也不是完全愚昧的傻子。


    于此同时,在临近又一个冬天的时间里。


    贝海儿湖畔的黄成,经过大半年的奋斗。


    可算是传回来了好消息。


    他们在波光粼粼的贝海儿湖畔,靠着少量汉民监工,终于建起了四面宽阔的城墙。


    7017k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异世邪君 九鼎记 酒神(阴阳冕) 武神 长生界 无上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