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飞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米飞小说网 > 祸害大明 > 第238章 报备

第238章 报备

    如果不是反复确认了,朱元璋的眼神中充满了真诚。


    朱樉都要怀疑他,是不是故意挖苦自己?


    “这东楼居士怪不正经的,能不能换一个?”


    这逆子哪股筋不对劲了?朱元璋一脸不耐烦。


    “一个地名而已,你要是不喜欢就改成东门居士吧。”


    东门居士?朱樉觉得这雅号跟给东宫看大门的保安差不多。


    “呃,突然觉得东楼居士这个雅号,其实还是可以的。”


    朱元璋不再搭理朱樉,《三国演义》精彩的剧情,恢弘大气的战争场面引人入胜。


    朱元璋全神贯注看了一个多时辰,才想起还有十来份奏疏,还没有批阅。


    勉强克制住心痒难耐,朱元璋依依不舍的放下书稿。


    “咱第一次看这话本,比那裴松之注解的《三国志》有意思多了。”


    《三国志》对于战场的描写不过寥寥几笔,这《三国演义》的精彩在于让人身临其境一般。


    朱樉问道:“那这本书能不能出版呢?”


    “以往那些酸腐文人撰写的话本,多以情情爱爱居多。”


    “这么精彩绝伦的话本,咱觉得要胜过那些千倍万倍。”


    “这才是我辈男儿应该看的雄文。”


    朱元璋评价的时候,脸上的笑容就没停过。


    《三国演义》这种风格的话本,非常合朱元璋的胃口。


    朱樉见火候差不多了,接着问道:“如果这本书的作者身份上,有那么一丢丢的小问题呢?”


    朱元璋听到这话,脸上的笑容戛然而止。


    “看来你这逆子是给咱下套了。”


    “说吧,这本《三国演义》的作者到底是谁?”


    朱樉开口说道:“张士诚幕府的谋士罗贯中。”


    朱元璋听到这个陌生的名字,没有在意。


    如果是在阅读《三国演义》之前,朱元璋肯定一口回绝。


    对于一本难得喜爱的话本,朱元璋很难再昧着良心说话。


    “咱同意这本书刊印发行了。”


    朱樉见朱元璋难得这么大度,开始得寸进尺了。


    “老头子,我任命罗贯中为王府属官。”


    “你这么大气的人应该不会生气吧?”


    朱元璋瞪大眼睛,沉声说道:“大半夜的你跑到宫里,就跟咱说这个?”


    “赶紧滚蛋,咱的回答是不准。”


    朱樉嬉皮笑脸说道:“张士诚的旧部没有一万也有八千。”


    “你要是赦免了罗贯中,不显得你洪武老爷子宽宏大量吗?”


    朱元璋觉得这逆子,今天是存心来找茬的。


    “咱没有将这帮跟随张士诚的叛逆文人,全部下狱治罪就不错了。”


    “麻溜的滚蛋,别在这儿给咱蹬鼻子上脸的。”


    见到朱元璋面色平静,朱樉继续说道:“再过两年,你不是要重开科举吗?”


    “张士诚曾经盘踞的江南一带,是咱大明的文教圣地。”


    “赦免了罗贯中就等于树立了一个典型。”


    “不但能显示您的宽宏大量,还能告诉江南文人们,让他们放心出来科举出仕。”


    朱樉给出的这个建议,朱元璋在心中反复考量。


    江南之地的文人不是不想当大明的官,而是因为曾经跟张士诚有旧。


    害怕受到朱元璋的清算,携家带口在深山老林中隐居。


    “咱同意这罗贯中在秦王府中任职。”


    “但是有一条,将来要是某一天,罗贯中同张士诚后人勾连,行谋逆之事。”


    “到时候,别怪咱这个做父亲的心狠手辣,株连你秦王府啊。”


    朱元璋刚一说完。


    朱樉把玩着他的玉如意,笑呵呵说道:“到时候你就是要诛我的九族,我都没有任何意见。”


    朱樉的话,就像一柄利剑直捅朱元璋的心窝子。


    “明天就是除夕夜,你这不孝子存心不要咱好好过年了,是不是?”


    朱樉摇了摇头,认真说道:“我这大半夜的来跟您报备,不就是怕影响您过年的心情吗?”


    朱元璋想了想,这小子自从开窍之后。


    就没跟他对着干了,反而还帮他解决了不少麻烦事。


    朱元璋缓和语气说道:“天寒地冻,咱决定将大军推迟到下个月。”


    “先让将士们在家过个好年,等二月份春暖花开时再说。”


    朱樉听完,睁大眼睛问道:“你国库里有钱了?”


    他心里清楚,朱元璋原来将出征日期。


    定在正月,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国库缺钱。


    时间拖得越久,反而朝廷的财政压力越大。


    朱元璋神秘一笑道:“山人自有妙计。”


    “你能有啥妙计?难不成还能点石成金不成。”


    朱樉对朱元璋的经济头脑,可是没有半点信心。


    “咱找儿媳妇从长安钱庄,征调了五百万两现银。”


    “你放心,咱是打了条子借出来的。”


    钱庄的股份有朱元璋一半,朱樉倒是不担心朱元璋赖账。


    而是说出了心中的疑虑。


    “上次削减朝贡那事,你跟大哥商议了吗?”


    朱樉上次跟他建议,通过削减朝贡规模,来减轻大明的财政负担。


    朱元璋一直放在心上,他开口说道:“上次我跟你大哥商量,将朝贡次数由一年一次改为三年一次。”


    “既保持了朝廷体面,又不少天朝上国的威仪。”


    朱樉听到这个回答,跟他心里的朝贡体制仍然相差十万八千里。


    大明不过是从以前的冤大头,变成了傻大款而已。


    见朱元璋心情不错,朱樉决定再接再厉。


    “罗贯中的师傅施耐庵,写了一本很带劲的小说。”


    “老头子,你要不要看看?”


    朱元璋见他弯着腰,手里拿着一份书稿,一副谄媚的模样。


    原本听到施耐庵这个名字,勾起的不愉快回忆。


    朱元璋忍住了,将稿子接过来一看。


    随手翻了几章,越看脸色越黑。


    “借古讽今,如此倡乱之书应该禁绝。”


    朱元璋发现里面的梁山起义,虽说是以宋朝为背景。


    实际上里面的打家劫舍,强抢民女。很多映射的是元末红巾军和造反的义军。


    这让红巾军起家的朱元璋,情何以堪。


    尤其是抢夺别人妻妾的情节,让朱元璋觉得特别刺眼。


    毕竟陈友谅的妃子达定妃和手下韦德成的妻子还住在他的宫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异世邪君 九鼎记 酒神(阴阳冕) 武神 长生界 无上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