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飞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米飞小说网 > 汴京小医娘 > 第641章 嘉祐元年,乱成一团

第641章 嘉祐元年,乱成一团

    傅九衢回到天水阁,已是更深露重。


    辛夷尚未入睡,看他一身冬雪的严寒,手冻得冰冷,连忙掀开帏帐,唤来丫头备水,跟着便要披衣起床。


    傅九衢拦住她,“夜里风凉,你快睡。”


    辛夷看着他,身形微僵,“发生什么事了?”


    傅九衢眼皮抬了抬,俊美的脸上,渐渐浮出一缕凉气。辛夷猜疑地盯住他,好半晌,他才坐在床侧,将密报的事情据实相告。


    辛夷一怔,无异于天雷轰顶。


    傅九衢声音微低,向她阐明要害。


    “朝中异动非常,我得回京一趟。”


    辛夷深深呼吸一下。


    “你忘了,官家下过旨的,无诏不得回京。”


    “我管不了那么多……”傅九衢握住她的双手,神色冷肃,声音冷冽如冰,“眼下京中局势混乱,大理要人,朝臣推诿,官家无法政事。宫中一乱大宋必乱……”


    “乱不了。”辛夷平静地倚在床前望着他大胆地道:“等你回京,你舅舅的病只怕已是大好了。”


    傅九衢:“你怎会知道?”


    辛夷将剧情在脑子里迅速的推演了一遍,记忆告诉她赵官家这场病到二月就好起来了,后来也没有缠绵病榻,更像是一种身处权利漩涡中的博弈。


    但事实真相如何,史书说不清,剧情里更是含糊处理,没有定论,故意引人猜想。


    毕竟也有人说,赵家这个病是家族遗传,太宗的长子赵元佐和真宗,都有类似的病症。一发病就人事不省,要么胡言乱语,要么语言障碍。相传,在仁宗入殓的当天,刚刚继位的赵宗实也是突然病发,在大殿上狂呼奔跑,如同疯魔……


    辛夷对此也有疑惑,但没有亲自诊断,她不敢乱下结论,更不敢在傅九衢面前妄谈天子,只把自己知道的部分,用“史载”的方式讲述给他听。


    “如今看来,眼下的事件与历史如出一辙,你舅舅出不了事……”


    傅九衢听完叹息一声,仍是放不下心,“当真如你所言自然是好。然而,事情瞬息万变,早不是你当初看到的那般样子,我如何敢冒险?”


    辛夷坐在被窝里,身子却有些凉。


    剧情是剧情,真实是真实,万一赵祯或者赵玉卿出了什么事,傅九衢可能会埋怨自己一辈子。身为人子,母亲尚在京中,她可以想见傅九衢此时是何等的急切。


    辛夷瞧他的脸色,“不如先探得虚实再做定夺?”


    先稳一手,说不定过两天京里就又有消息传来,赵祯病好了?


    “卫矛为人稳重,如非紧急,不会那般传话。十一,宫中是有巨变发生了。”


    傅九衢显然不像辛夷这么乐观。


    “我必须回京,明日就走。”


    辛夷听他嗓音低沉而坚定,移开目光,点点头,躺回了被窝里,默默无语。


    傅九衢洗漱回来,从背后圈住她的腰,轻轻在她耳后吻了吻,没有说话。辛夷缩入他的怀里,待他身子渐暖,又反射过来,环住他的腰。


    相拥而抿,你看我,我看你,相对无言。


    待天光大亮,辛夷才沉沉睡去。


    傅九衢传来属下,在书房里密谈了两个时辰,下午又去一趟衙门安排政务。到晚间,孙怀已然帮他把行李收拾好。一副出行的打扮,劲衣劲裤,衣冠皆素,走到辛夷的面前,满是疚意和温情脉脉。


    “十一,生我气吗?”


    “知道就好。”


    辛夷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蹙,瞪他一眼,又无奈地道:“既然你心意已决,我不拦你。只是此去汴京,务必照顾好自己,切勿逞强,早去早回!”


    傅九衢岂会不知道她担心自己?在她的笑容里,他所有佯装的冷静悉数化为乌有,顾不得下属在侧,展开双臂将小娘子搂入怀里,低头嗅着她发间的幽香,啄吻几下,声音沙哑而无奈。


    “我对不住你和羡鱼。但有一言,要你记住:此去汴京,我若是没有回来……”


    “嘘!说什么傻话?”辛夷伸手捂住他的嘴巴,一副懒得理他的表情,很是不满,“相信我,京中不会有什么大事,你只需小心潜行,不要让人察觉行踪,引来猜忌就好。”


    外放官员无诏不得返京,他这个时候回去是很不合适的,可辛夷扪心自问,换了自己的亲人有难,大概也顾不得那么多……


    “我明白。”傅九衢紧紧搂住她窄细的腰身,指节越扣越紧,舍不得松开半分。


    “十一,我愧对于你……”


    “别说这些,我们是夫妻。共进退便是,不怕什么。”辛夷轻抚着他的后背,察觉到男人强烈的情绪波动,默了默,又小声补充。


    “你此番回京,我还有两件事情要叮嘱你。”


    “你说。”傅九衢声音带了几分探究。


    因为辛夷太过严肃,严肃到他无法将她说的话当成寻常唠叨。


    “第一,五月京中会发洪水,让母亲早做打算。”


    “第二、告诉义父,提前搬到高处避祸,即使家中受灾,亦不可去大相国寺避水患……”


    “第二点尤其要记好了。”


    她双眼灵光烁烁,小脸儿看上去冷峻至极。


    傅九衢想说点什么,尚未出口先笑了。


    “我要这样说,他们只怕会误以为我遇上怪仙,中了邪祟。”


    辛夷也笑,“那你莫要恐吓他们,只说是得了高人指点。再编点故事,能唬住他们听话就好。”


    傅九衢轻轻叹气,眸底忧色稍退,眉宇间露出几分淡然来,“哪有什么高人,我只管告诉他们,这是十一的意思,他们自是明白了。”


    “万万不可。”辛夷认真道:“这可玩笑不得,九哥定要认真对待。”


    傅九衢看着她眼里浮起的急切,握住她的手。


    “明白,你在扬州等我好消息,照顾好自己和羡鱼。”


    掌心被他抠紧,传来痒痒的暖意。


    辛夷轻轻嗯一声,“我和羡鱼在扬州等你回来。”


    ··


    傅九衢是凌晨离开的。


    天未破晓,风雪甚大,扬州城迎来了入冬以来的极寒天气。傅九衢没有惊动装睡的辛夷,去吻了吻羡鱼,牵着马便出了角门。


    随他一同上京的,只有一个程苍。


    辛夷是在他离开后才起身的,孩子在小床,瞪着双眼,被爹吵醒也没有哭。辛夷看他手舞足蹈的模样,却有些想哭了。


    她咬了咬下唇,突然忍不住心下凄色,拼命地追了出去。风雪弥漫在漆黑的天空,那两个男人已然消失在风雪之中。


    “九哥……”


    辛夷伸手,触到漫天雪花。


    “一路平安。”


    ··


    至和三年的正月,注定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月份。


    赵祯自从在大殿上发病后,认为这是上天对自己有所不满,这才降下了惩罚,于是改元“嘉祐”。


    是以,诏告天下,至和三年作嘉祐元年。


    嘉祐意为降福、老天保佑。


    自官家发病不上朝,文武大臣挨个到内东门小殿问询官家的病情以及朝中事务。赵祯也不见旁人,只是差了宰相文彦博到跟前,让他来发布赦令。


    很快,文彦博发布大赦令。


    天下大赦,为官家祈福。


    于是,在僵持了数月之后,大理国使臣将高明楼带离汴京。


    这个时候,赵官家已然不能处理政事,一应大事皆由两府商议决定,称作“诏令施行”。


    由此,朝中一片混乱。


    张茂则自杀谢罪不成,曹皇后羞愤难当,为了避嫌,再不去福宁殿。接着便有权知开封府王素夜敲宫门,说有人告发都虞候欲图叛乱,要逮捕审讯。


    两位司天官以“上天有灾变”为由,上殿请求两府大臣,让曹皇后共同处理政务,遭两府呵斥。


    宰执三人私下商议,在大庆殿为赵官家设醮祈福,尽夜烧香,同时,在大床殿的西庑里,设置帷帐,供两府休息。


    两府留宿在宫中,从未有过先例。得到消息,入内副都知史志聪很是不高兴,可是迫于两府压力退步,至此,文彦博、刘沆、富弼三位宰相入住大庆殿主政,统筹大局。辅政大臣五日入内廷问安一次,汇报国事。


    然而,这时的赵官家神智不清甚至不能人言。


    后来的历史上,这一段只是简要的提及,赵官家和曹皇后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对张茂则在其中又充当了什么角色,各抒己见,却无人窥见真相,又成宋史一桩悬案。


    但有一点,眼下的朝臣却都心知肚明。


    自官家一病,宫中已是风起云涌。官家和圣人失和,争论的焦点仍在“储位”上。一把至高无上的龙椅,各方势力的倾轧,才是这场巨变的根源。


    辛夷:这个犟拐拐,可急死我了,真想抽他。


    傅九衢:十一就是懂我,所谓红颜知己,便是如此了……


    读者:她说她想打s你!


    傅九衢:我知她心意,爱我至甚。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异世邪君 九鼎记 酒神(阴阳冕) 武神 长生界 无上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