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飞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米飞小说网 > 假太监:从攻略贵妃开始 > 第五百五十四章 眼红

第五百五十四章 眼红

    又是一年丰收。


    寇老蔫儿掌管河东路,他前两年在雄州数着麦粒子下锅,那种艰难可想而知。


    更别说雄州军一路往西,逃亡井陉途中,打赢了,有缴获,军中就能饱餐几顿。


    要是被辽***追着屁股杀,饿几天肚子都不稀罕。


    大批人马要吃要喝,连沿路的草根树皮都啃光了啊!


    多少百姓和伤兵饿死在半道上?


    想起来,都是一把心酸泪。


    所以,寇确发誓。


    只要他活着一天,就不会让治下百姓饿肚子。


    开荒,大力开荒!


    去年麦收,整个河东路就有三千万亩颗粒归仓。


    今年,更是增加到了三千五百万亩。


    杨辰提倡的优选种子,用骨粉,农家肥肥田,也被自小就种过地的寇确严格执行了。


    家里养娃娃还讲究个补充养分,打好根基呢?


    更何况田地?


    他一年四季都往下面跑,甚至铁面无私地把好几个朋友子侄免职了。


    人家也没啥大错,就是改不掉老毛病,喜欢携带三五好友,出去游山玩水罢了。


    可这是什么时期?


    前线百万大军正跟辽***打灭国之战呢!


    咱们后方,能松懈吗?


    能让将士们饿肚子么?


    见微知著,这种时候都懈怠,真到了和平时期。.


    你们岂不是几个月,甚至成年都不管公务了?


    喜欢吟诗作对,那就别当官了,干脆回家专心做学问去。


    明廷的官场不适合你们。


    寇确的斗鸡眼一竖,谁来说情都没用。


    不但河东官场为之一清,就连听到消息的河北路,大同路,幽州路,辽东路等地都吓得不轻。


    因为,司马飞燕在明廷邸报上把寇确大大夸奖了一番。


    号召大家都向寇确,向河东路学习。


    今年的河东,到了六月份,麦子都没收割完。


    要不是天气一直不错。


    马毅刚都差点下令让第四军十万将士下田收庄稼去了。


    然而,情报司传来的一份情报引起了他的注意。


    今年三四月份,两淮、山东路,河南路遭遇了罕见的蝗灾。


    要不是京南五县养的鸡鸭够多,收成也得锐减。


    大晋新朝廷已经吵成一锅粥了。


    三个路,得减产多少?


    虽说这些地方都经过了***的杀戮,人口减少很多。


    但加吧起来还是过了一千万。


    单单是每人头上补贴半担粮食,就足以吃穷司马锐的小朝廷。


    这还没算欠下的税粮呢?


    于是,就有人在朝堂上出馊主意。


    河北,河东可是大丰收啊!


    借粮呗!


    据说,这条情报传到寇确面前,老寇竖着斗鸡眼,唾沫横飞足足骂了一个时辰。


    说的好听。


    借了你们会还吗?


    你们随便找个赈济灾民的借口,咱们都不好意思摧着要。


    现在,咱明廷虽说尊你大晋为正统,实际上是各管各的。


    跟两个国家没啥区别。


    你有困难,咱们理解!


    缺粮,就花钱买呗!


    咱们出动百万大军,打辽国,不是在为中原人出气么?


    灭掉草原强敌,等于解除了中原的危机。


    可不仅仅是便宜咱们明王廷。


    你大晋不得躲在背后偷笑啊?


    马毅刚皱着浓眉,他看到了大晋朝的奇怪应对。


    放开黄江,运河防线?


    啥意思?


    让老百姓随意渡江,渡河,跑过来吃穷咱们?


    这也无所谓。


    我们新得了这么多地方。


    就算已经安定了一年两年的河东、河北路,人口也没恢复到鼎盛时期。


    就更别说大草原上,辽东那些新建的城镇了。


    地广人稀,再多的人口都吃得下。


    不过,粮食咱们不缺,可安置难民不仅仅需要钱粮。


    随之而来的管理,才是***烦。


    好吧,这些就让海澄的民政部去头疼。


    大晋的黄江水军频频刺探北岸是几个意思?


    如今,刘志的水军已经改名海军了,规模相当于四个师,十万人。


    但留守飞燕城的只有周铿第二师,监管着沁水、黄江丹水河口到大名运河一带好长的水域呢!


    第三师管着自大名到幽燕之地的粮草、武器辎重的运输。


    还有一部分需要巡视黄江下游。


    第一师全部出海了。


    明王杨辰钦定了两个海军停泊地,大建造船场。


    一个是海河出海口,命名为天津新城。


    一个是营州,那里是辽河的入海口,海军舰船沿河而上,几乎能包揽辽东南部守军的大部分后勤辎重的运输。


    同时,海军还在鸭绿江入海口搞了个丹东基地,方便巡逻三韩海岸线。


    当然,主要还是为了运出长白山的造船巨木,就近送往营口造船场。


    海军肯定要大肆扩充,未来至少保证两个军的规模。


    但现在,人手捉襟见肘,连黄江都照顾不过来。


    新任的第四师师长罗成功怒道。


    「军长,晋军要是敢窥视我们河东,揍回去就是了。」


    第十四师师长周必达劝道。


    「老罗,你急什么?」


    「卫如山的二十四师待在绛州,骑兵哨骑日夜不停地巡视着北岸。」


    「晋军没机会的。」


    「上岸抢粮?」


    「笑话,他们当咱们是靠两条腿赶路的辽人汉儿军么?」


    第二十四师只有两万五千骑,需要巡防东起济源,西到慈州龙门,长达近千里的江防。


    看似好像都能兼顾到,骑兵跑的快嘛!


    但人家一旦登陆,来的就不是几百几千人了。


    很可能几万人。


    卫如山要从上千里的防线上集中兵力,开什么玩笑?


    根本来不及好吧?


    娘的,咱第四军这一年多来,一直看守河东大本营。


    老虎不发威,被人当成病猫了?


    马毅刚敲敲地图道。


    「命令!」


    「罗成功,你部二团,三团留守防区。你带第一团和师部直属兵力一万三千于骑前出慈州江岸。」


    「周必达,你部同样如此,你率相同兵力前出阳城,接管济源。」


    「让卫如山的兵力收缩,全力防御绛州一带江岸。」


    「本军长带第四军直属部队屯兵晋城,为总预备队!」


    「遵命!」


    两人敬了个军礼,急匆匆离开太原,回去调兵。


    如此一来,不算近一个师的预备队。


    巡防北岸的兵力将超过五万人。


    不管对方在哪里登陆,一旦被发现。


    第四


    军就会在短短一个时辰里,集结上万的具甲铁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异世邪君 九鼎记 酒神(阴阳冕) 武神 长生界 无上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