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飞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米飞小说网 > 影视从四合院阎解成开始 > 第十九章 来了哥俩

第十九章 来了哥俩

    “柏儿,需要田,你让刘韬带着你去城外庄子,需要多少田,让刘韬他老子给你划拨。”</p>


    王若弗对盛长柏还是很大气的,没多说什么,直接就把自己在京郊最大的一个田庄,交给盛长柏折腾了。</p>


    管理庄子的就是王若弗身边的贴心婆子刘妈妈男人,盛长柏书童刘韬的爹刘管事。</p>


    第二天休沐,盛长柏带着羊毫,鼠须,刘韬,许三,并一帮子随从,来到了郊外的田庄。</p>


    出城二十多里外,一个叫上岗村的村子。</p>


    这个村子,最大的地主就是盛长柏的老娘王若弗。</p>


    山地,林地,旱田,水田,加起来有几十倾。</p>


    最值钱,能种稻,亩产最高的水田就有上千亩,单是一个庄子的价值,就是上万贯。</p>


    汴梁周边的良田,也是一天一个价,传承下去,不改朝换代,不战乱的话,价值也会越来越高。</p>


    村里有上百户村民,都是王若弗的佃户和雇农。</p>


    既然是农庄,当然不是简单的种植麦、粟、豆、稻、黍一点基础的农作物。</p>


    种植桑蚕、水果蔬菜,养殖牛,羊,猪,各种家禽,甚至池塘里面也有养鱼。</p>


    其实在农产品方面,盛家也不是需要买那么多的。</p>


    有自己的田庄,大部分产品,都是可以自给自足。</p>


    生活在村里的庄户人家的话,除了买一点盐和一些生活用品之外,就更是自给自足了。</p>


    庄户人家,男人女人都不可能闲着,男人主要负责下田耕地,女人主要负责养蚕纺织。</p>


    解决了衣食,不供子女读书的话,庄户人家最大的花销就是儿女的婚嫁了。</p>


    虽然只是一年过来庄子巡视几回,但是庄子里面也有一处三进的院子,是属于王若弗的。</p>


    当然了空着这一处院子,也不是王若弗奢靡。</p>


    这套院子,有库房,存储各种农具,库房,储存粮食。</p>


    仆役房,一些卖身给主家的仆役住的地方。</p>


    当然了像是刘家这种级别的管事,在村里有自己宅子,不需要住仆役房,甚至家有仆役伺候。</p>


    盛长柏是骑一个多时辰的马到的庄里,一路上风尘仆仆的,到了之后,当然是先洗漱一下,换身衣服,整理一番。</p>


    生活在这种腐朽的封建家庭里面,盛长柏也是学了一点腐朽。</p>


    “二郎,乡下地方,简陋了一点,你多担待。”</p>


    刘妈妈男人刘管事,上了一些茶水,果子之后,小心的说道。</p>


    其实王若弗从太师府,陪嫁过来的下人,还是挺有能力和规矩的。</p>


    管理田庄十几年,管理的井井有条,田庄的账目这些年,没出现什么差错,田产也比十几年前,要多上十来倾。</p>


    官本位的封建社会,官宦之家想要出现奴大欺主的情况,还是挺难的,主仆的地位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上的。</p>


    在盛家敢奴大欺主的下人,都是林檎霜在外面买来,亲自培养的。</p>


    听的也都是林檎霜的命令,说是这些下人在欺负人,还不如是林檎霜在欺负人。</p>


    “这已经很好了,茶水和果子,不比城里一般铺子里的差。”盛长柏喝了一碗茶,吃了几块果子之后,继续说道:</p>


    “刘管事,咱们还是先到田间看看吧,挑一块合适的地,我需要种点东西。”</p>


    在庄子看了一圈之后,盛长柏对于现在的农业耕作技巧,还是基本满意的。</p>


    不管是农具材质的改良,各种先进(曲辕)犁,耙,锄,不同款式水车的发明。</p>


    还是农业技术的发展,已经都处在了封建社会的一个高峰。</p>


    从良种选育开始,到移栽插秧,间作,套作,种植技术已经挺完善了。</p>


    施肥的时候,农民也已经掌握了不同的沤肥方法,基肥,种肥,追肥的施肥方式。</p>


    除草,除虫那更不用讲,本就是农民早掌握的传统艺能。</p>


    气候方面,这个时代,还是没办法改变的。</p>


    洪涝,干旱,蝗灾,在这个时候,怎么都是一个无解的问题。</p>


    不攀科技树的情况下,盛长柏除了良种之外,还真的想不到有什么能明显提高产量的方法。</p>


    盛长柏签到的各种谷物,农作物,也不定完全都适用。</p>


    也不是说只要高产的品种就优秀,有的种子明显对土壤,气候,降水,要求会更高。</p>


    在很多地方,单纯的高产,就是不如抗干旱,抗病虫害更优秀的品种,产量更高。</p>


    还是要因地制宜,选择更合适的种子。</p>


    第一批,盛长柏也没种太多,各种谷物,各种豆类一样种个几亩,一共也就种了一百亩。</p>


    大周朝没有的农作物,盛长柏只是种了几亩的花生。</p>


    没有盛长柏从系统得到,盛长柏最想要的玉米,红薯,土豆,虽然可惜。</p>


    但是引进一个花生也还行,花生不只是怎么做都好吃,而且适合种植的区域广泛,大周朝疆域范围之内,可以说都可以种植。</p>


    价值也足够高,怎么也是一种高产的油料作物。</p>


    除了花生田,需要盛长柏看顾一下以为,其他的各种作物,田庄本就有种植,不缺伺候这些庄稼的老手,并不需要盛长柏费太多心。</p>


    也就是请了两天假,在庄子里面,待了三天,盛长柏就忙完了第一波的种田。</p>


    “恭喜父亲,贺喜父亲,步步高升,平步青云,入值中枢,指日可待!”</p>


    夏播结束之后,盛紘这尚书台任的任期,也就结束,考功评级的时候,因为三年来盛紘没做太多的事,也就从没出过什么差错。</p>


    没人的话,可能就评一个‘中’,但盛紘背后有人,还有一点王家余荫,也就又得了一个‘优’。</p>


    迁授为朝奉大夫(正五品职官),工部郎中(正六品差遣)。</p>


    虽然工部就是干工程的,失去了文人的清贵,朝廷没什么大的工程,又捞不到油水。</p>


    除了提升了品级,盛紘的权利进步还是不大。</p>


    但总算是跨进了五品,可以穿着一身绯袍,进入到了大周真正中高层官员的行列。</p>


    以盛紘的能力,王家女婿的背景,这些年长袖乱舞,八面玲珑打下的人脉,盛紘也不是不能进去吏部,户部,这些实权热门部门,谋一份差事。</p>


    但为了避开两王之争,避锋藏拙,盛紘当然不会去冒头,争什么扎眼的实权位置。</p>


    盛紘的这个操作,盛长柏还是很认可的,就是一个字——稳。</p>


    盛家是清贵的文官之家,按部就班的走下去,迟早能走到高位。</p>


    又不是那些勋贵武将,打仗打不过辽国,也打不过西夏,就是在内乱的吐蕃也打不赢。</p>


    每一打仗,就是败多胜少,想要靠军功升职,加官,封爵,完全看不出什么希望。</p>


    看不到前途,所以才都去贪图什么从龙之功。</p>


    一群武将,不琢磨怎么强军练兵打胜仗,就琢磨怎么政治投机,攀龙附凤的搞幸进。</p>


    指望这些人,谈什么收服燕云十六州。</p>


    “低调,这些话咱们在家里说说就好了,还是不要到外面说了。”</p>


    盛紘顾做喜怒不形于色的说道,但是脸上止不住的笑意,还是证明了盛紘的开心。</p>


    一个文人,不想做宰相,那是不可能的。</p>


    只看品级的话,盛紘距离宰相,看上去也不能说是很远。</p>


    只要皇帝愿意,大周朝三品,四品官,得到参知政事的差遣,当副宰相的比比皆是。</p>


    但实际看一些盛紘做官的履历,就知道盛紘不是被当做宰相培养的。</p>


    如果不能成为皇帝宠臣,让皇帝破例,盛紘目前是看不出来,有什么入值中枢的迹象。</p>


    盛家有了喜事之后,当然还是一惯以来的传统。</p>


    亲近的故旧,自己一家小聚一下,就算是庆祝。</p>


    从尚书台换到工部之后,盛紘也没多大变化。</p>


    分配了一份修缮清吏司的工作,这算是工部最省心的一类工作,同样是很清闲。</p>


    正好继续帮盛长柏忙着,怎么把三字经,呈给官家的事情。</p>


    “长柏,我收到了宥阳那边的来信,长梧要进京了,过两天就到,你抽时间,去接一下长梧。”</p>


    盛紘工作不忙,越来越会偷懒翘班,整天的比盛长柏早下衙,盛长柏刚到家,就被提前到家的盛紘安排了。</p>


    大周朝官员的工作,真是没有最清闲,只有更清闲。</p>


    “父亲,大伯父决心要让长梧参加武举了?”</p>


    盛长柏开口问道,要不然长梧也没来汴京的必要。</p>


    在宥阳当一个土霸王多舒服,到了汴梁,高门显贵那么多,大房这种一地土豪,只能成为一条小杂鱼了。</p>


    “你维大伯,信里跟我提了,让我帮长梧找一个好点的武举师傅,让长梧参加明年的武举。”盛紘回道。</p>


    “好,二日后,我到码头接长梧去。”</p>


    家里成人的男丁,也就自己和盛紘,盛紘去给长梧找师傅去。</p>


    又是一个长辈,也就盛长柏方便去接人了。</p>


    ……</p>


    “长梧,数月不见,你又壮实了不少,这段时间,没少苦练吧?”</p>


    在码头看了许久的热闹,进京的离京的,还是一番悲欢合离的场面。</p>


    这古代交通不便,不像现代,去哪都容易。</p>


    这些人见面,好多都是真的久别重逢。</p>


    分别的人,分别之后,真的大可能就真的见不到了。</p>


    一个个的感情,都很真挚,对于盛长柏来说,看这份烟火,都比去勾栏瓦舍,看戏有意思。</p>


    受这边的气氛影响,盛长柏看的长梧的时候,还是很欣喜的。</p>


    “柏哥儿,我这段时间在家,是没少加练,等你有空闲了,咱们再练一下手。”</p>


    长梧看到盛长柏也很热情,不是看到官员的谄媚热情。</p>


    是真正看到兄弟之后,喜悦的热情。</p>


    “长梧,不要在船头闲站着了,快来帮着招呼一下,把货先给卸了。”</p>


    两个人没说几句,就听到了船舱里,传出来了对长梧的呼喊声。</p>


    “松哥儿,也来汴京了啊?”盛长柏听出来了是长松的声音。</p>


    “我第一次出远门,父亲和大哥哥,都对我不放心,大哥哥就和我一块过来了,正好也可以往汴梁做一趟生意。”</p>


    长梧带着点尴尬的解释道。</p>


    十几岁的年纪,自己觉得自己是个大人,大人觉得是个孩子,盛长柏多少可以理解一点。</p>


    盛长柏当初一个人回宥阳,也是家里实在没其他人能送,要不然就是有持续十几年,少年老成成熟稳重的表现,盛长柏也不可能一个人回宥阳的。</p>


    这古代的治安,很难让人对一个十五岁的少年,独自出门放心。</p>


    “我跟你一起,先见一见松哥儿去。”</p>


    长松和长梧这次上京来,又是装满了好几条船。</p>


    当然了这些东西不可能都是送二房的,盛长柏刚从宥阳装了两船财货回来,没有几个月的。</p>


    不管大房有多少家底,也是遭不住这样送的。</p>


    把货物和大房的伙计,随从,都安排好了之后,盛长柏就把长松,长梧带回了盛宅。</p>


    一路上聊了一些,盛长柏也搞清楚了,长松这次来汴京的所有任务。</p>


    长松这次过来汴梁,就是为长梧解决所有后顾之忧的。</p>


    为长梧创造最好的武举条件,除了托二房,帮着找师傅这些事之外。</p>


    长松还要在汴梁,给长梧置办下来一处宅院。</p>


    长松既然是走武举这条路子,肯定是要进禁军发展的。</p>


    禁军除了去戍边,就是常驻京师。</p>


    长梧以后也要长驻汴京,这就有了买房的必要。</p>


    大房又不差钱,没有让长梧寄居在二房的必要。</p>


    为了方便和长梧联系,在汴京城,大房也要置办下几家商号。</p>


    大房的生意重心,以后也要往汴京偏向不少。</p>


    大周定下来的强干弱枝计划很成功,整个大周朝,有理想,有野心,有能力的人,最后都要聚集到东京。</p>


    在地方上,确实是混不出什么大出息的。</p>


    在地方上上限太低了,乡绅土豪就是极限,当权着想要收拾的话,可以说是随时。</p>


    “沉稳内敛,精明强干,松哥儿真是得了你父亲真传,你父亲也算是后继有人了。”</p>


    第一件事,还是拜见长辈,大房过来人之后,老太太只有欢喜,完全没有不愿见人的说法了。</p>


    盛老太太看到长松之后是赞不绝口。</p>


    盛老太太和大房这一脉,还是很有感情的。</p>


    在大房太爷和二房太爷,都迷恋小妾,宠妾灭妻的时候。</p>


    同病相怜的大房老太太,和二房老太太,结下了深厚的情义。</p>


    “气宇轩昂,英姿勃发,梧哥儿现在也长大,出息了,有你们这样两个出息的孙儿,也足够我那老姐姐欣慰了。”</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异世邪君 九鼎记 酒神(阴阳冕) 武神 长生界 无上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