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飞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米飞小说网 >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 第九十六章 勿谓言之不预也

第九十六章 勿谓言之不预也

    冯一博报功的奏折到了南京兵部。


    一场大胜,揭开了江南武备松弛的皮。


    却没有引起太大反响。


    反而是不起眼的鉴真庵事件,却引得各方云动。


    金陵一处隐秘居所内。


    邹德胜窝在软椅里,听取了手下的汇报。


    沉吟片刻后,他开口道:


    “看来我们龙鳞卫的没有尽到责任啊!”


    “竟然在眼皮子底下,还有倭寇的暗桩?”


    他从软椅中起身,缓缓伸了个懒腰。


    又活动活动脖子,才轻描澹写的道:


    “传令下去,除了冶山院外,其余所有寺观都给我彻查一遍!”


    “凡有勾结倭寇者,通告各有司衙门,归我龙鳞卫全权处置!”


    手下立刻躬身抱拳应了声“是!”


    待手下人离开,邹德胜慵懒一笑,喃喃道:


    “好久没活动活动了!”


    “这帮子秃歪剌最是有钱,这次不让你们放点血,我邹字倒过来写!”


    与此同时,兵部发出布告,谕令江南各州府。


    凡通倭者,报有司处置。


    若遇反抗,可便宜行事。


    其他方面倒是没什么反馈。


    但短短数日内,无数和尚、道士被拉下神坛。


    或是被各衙门来回敲打,老老实实配合。


    或是被人借口下了大狱,直接敲骨吸髓。


    一时间,江南宗教界风声鹤唳。


    还是那句话,大魏这些老爷对付倭寇不行。


    对付普通人,一个比一个积极。


    虽说这些和尚道士,平日里和达官显贵都有往来。


    可一旦遇到牵扯如此大的事,没人会为他们站出来。


    大义当前,谁也不想被人牵连。


    象山县接到布告之后,也要撰写一份布告张贴在县衙外的布告栏。


    冯一博知道后,便极力要求和王至善共同撰写。


    可因用词太过狠辣,王至善都不想和他一起署名。


    最后苦思一夜,他还是咬牙一起发布了。


    “今查,有鉴真庵连通倭寇,祸害乡里!”


    “倭寇肆虐多年,不严惩不足以震慑!”


    “不用重典,不足以告慰被倭寇残害之江南百姓!”


    “即日起,窝藏倭人,供奉倭人排位等,均以叛国论处!交付有司明正典刑!”


    “象山县下辖各村镇族群!”


    “凡村庄窝藏倭寇,无人举报者,当连一村!”


    “族人窝藏倭寇,无人举报者,则坐一族!”


    “祖坟葬有倭寇者,掘坟毁墓!”


    “勿谓言之不预也!”


    落款是:


    “象山知县王至善及钦差江南巡倭寇及练兵事冯渊。”


    此谕令一出,顿时响彻江南。


    有人想要借机攻讦,却得来江南士绅唾骂。


    江南苦倭寇久矣!


    好不容易有人打了个大胜仗,消灭了一大股倭寇。


    你要弹劾他?


    起码也等他彻底消灭倭寇之后啊!


    而且这道谕令虽充满戾气。


    但值此倭寇祸乱之际,就该用些重典!


    还有人想学冯一博,也这样布告辖地。


    可最后还是放弃了。


    毕竟冯一博是个特例。


    他是钦差,又携刚灭了一股倭寇的大胜。


    别人想学,自然力有未逮。


    真如他一样布告,怕很快会被人参上一本。


    说你这么做会让惊扰百姓,让下面的吏员借机鱼肉乡里。


    当然,这些事暂时都打扰不到冯一博。


    他这边,除了等着兵部确认功劳。


    就是继续为攻打大鼻子岛的事做着准备。


    这次夜袭虽然大胜,缴获却不值几个钱。


    几百把倭刀倒是不错,可以给兵卒们装备上。


    但财货几乎没有。


    毕竟不是抢掠归来,而是专门针对他们。


    朝廷那边会按人头有一定的奖励。


    可对新军来说也是杯水车薪。


    就算一个人头30两的赏格,能全额发放。


    也只是多坚持几个月罢了。


    何况,大概率会有所克扣。


    而且也不能都留作饷银。


    第一次战斗,怎么也要给兵卒点甜头尝尝。


    想发大财,终究还是要靠自己。


    “明亮兄,水师的事我是不懂。”


    冯一博和刘昭在新军大营会面,谈起合作的事。


    “但这次是我们第一次合作,你一定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可千万别出什么岔头。”


    “一博贤弟你放心!”


    听到冯一博的叮嘱,刘昭胸脯拍的啪啪作响。


    “我们在海上是不怕倭寇,又不用我们登岛,绝对没有问题!”


    江南水师的实力不差,总共约有大小船只800多艘。


    其中400多艘战船和400多艘运输船。


    刘昭所辖水师有大小船只96艘。


    平日不像水军,更像是个运输队。


    私下里还关照一些海商,油水也算丰厚。


    这次他又主要负责运输新军过去。


    还有负责守住岛上的港口,避免倭寇走脱。


    他自认在陆上不是倭寇对手,但海上他还真就没怕过。


    见他如此自信,冯一博就点到为止,又道:


    “这次合作要提前和你说好,岛上的缴获我必须要大头。”


    刘昭一愣,心中多少有些不爽利,但还是道:


    “这事以贤弟为主,我能跟着喝点汤就不错了。”


    “那倒也不至于。”


    刘昭这个态度让冯一博很是满意。


    他微微一笑,不再藏私,直接道:


    “这次战功可以分你一半,但缴获只能分你一成。”


    嘴上说的再好听,这个时候也要有利益划分。


    不然刘昭嘴上不说,心里也会有了疙瘩。


    再想合作肯定没那么痛快。


    而功劳对于冯一博暂时还没那么重要。


    当务之急,就是有足够的缴获养兵。


    他要在缴获上勒紧,功劳上就要适当的松松口。


    怕刘昭多想,他又解释道:


    “并非是我不愿多给,实在是我现在太缺钱,快要养不起新军了。”


    “贤弟给多给少我都没有二话!”


    刘昭不管是真不在意,还是更重功劳。


    听到冯一博的解释,他心中顿时舒坦不少。


    立刻拍着胸脯表态,道:


    “还是那句话,我以贤弟马首是瞻,给多少都是情分,我心里自是承贤弟情的。”


    想到冯一博刚刚哭穷,刘昭又补充道:


    “若是贤弟缺钱,为兄也有些积蓄,可以给你挪些先用着。”


    冯一博闻言摇了摇头,笑着道:


    “还要多谢明亮兄的心意,但我希望新军能自给自足,不动用一分私财。”


    刘昭闻言不再多说,只道:


    “贤弟真是公私分明,为兄佩服。”


    之后两人就具体事宜又商谈了半天。


    至此,大鼻子岛行动一切准备就绪。


    “对了,明晚我在象山县城纳妾,摆了两桌,只请几个至亲朋友见证一下。”


    谈完了正事,冯一博对刘昭发出了吃席邀请。


    “若是明亮兄有空,就来吃几杯喜酒,也帮我做个见证。”


    这样的邀请是亲近之意,刘昭自然不会拒绝。


    他还露出一个“弟弟长大了”的暧昧笑容,拱手道:


    “那可要恭喜贤弟,我明日一定会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异世邪君 九鼎记 酒神(阴阳冕) 武神 长生界 无上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