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飞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米飞小说网 > 德昭大宋 > 277、读书、行路

277、读书、行路

    三月初的一天。


    晌午时分。


    在大宋的北方,宋国与北汉交界的边关城市镇州城的南方,一支规模浩大的行军队伍出现在了地平线上。


    这一支队伍当即就引起了镇州城墙上值哨的士兵们的注意。


    只不过这些士兵们似乎是知道对方的身份,所以并未发出什么警报的信号。


    城中的守军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更是大开城门,疏通起了城门口的交通。


    只不过在城门口被疏通之后,城外已经靠近的行军队伍却没有要进城的意思。


    他们的先头部队直接越过了镇州城,转了个头便朝着西面继续行军了。


    没有做丝毫的停留。


    而镇州城大开的城门里,也是开出了大批装载的满满当当的车马队伍。


    这些车马队伍上装载的,除了常规的粮草之外,还有一些明显是巨大的器械部件一类的东西。


    在一队队的骑兵的引导下,这些车马队伍渐渐汇入了行军队伍之中。


    让绵延不绝的行军队伍看上去平添了些许臃肿的感觉。


    长长的队伍一直走到了中午,还只是走了一半多而已。


    而这时候,大军的中军终于是到了镇州城下。


    当那面高大的、艳红色的「宋」字大旗从城门口经过的时候,围观的百姓们都有些明白了这一支大军的非比寻常。


    中军队伍的核心,天子专制的车辇上,赵匡胤指了指不远处的镇州城,说道:


    「出了镇州,便是入了北汉的境地了。」


    坐在对面的赵德昭看了看面前的地图,点了点头。


    「官家,是否要入城休息?」


    马车外,李处耘的声音打断了赵匡胤的话头。


    赵匡胤拉起车帘,对着面前已经老态丛生,却披坚执锐,策马扬鞭的李处耘说道:


    「客军不的随意入城,乃是吾定下的规矩,怎么能随意违背呢?」


    「可是官家…」


    「不用说了,马上就要进入北汉境地,你且多注意些。」


    李处耘闻言顿首道:


    「是,官家且放心,老臣不敢有丝毫懈怠。」


    「嗯,去吧。」


    等到李处耘走远,赵匡胤也没了继续教导赵德昭的兴致了。


    于是,他转而问起了别的事情:


    「德昭,你今年也满十七了,我决定等回去了,便给你定一门亲事。」


    赵德昭原本还在研究赵匡胤给自己的,那些关于北汉得资料呢,听到这话,他突然就打了个激灵!


    等打完这仗,我就回家结婚?


    这话,不对,这个旗子可不能乱插啊!


    赵德昭当即就想要拒绝,既是因为他不太想就这么和一个素未谋面的人成亲。


    也是因为他不想在这种时候给自己插旗子。


    可是在看到赵匡胤脸上的神情之后,这么些天相处下来的赵德昭就明白了。


    这事赵匡胤已经决定了。


    赵德昭很想挣扎一下,但是考虑片刻之后,他还是低头答应了下来。


    赵匡胤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便让赵德昭离开了。


    回到自己马车上的赵德昭回头看了看身后已经渐渐远离的镇州城,心下微微一叹。


    刚才赵匡胤没说完的话,赵德昭其实已经大概知道了。


    作为大宋目前西北防御的重要据点,镇州乃是阻挡北汉、以及它身后的辽***队的第一道防线。


    须知自古以来,北面的狼群,都会在秋冬之际,物资短缺的时候,南下烧杀劫掠。


    只不过在以前,因为有着长城防线的存在,这种打草谷的破坏行径还可以被控制在边关一线,不至于对中原王朝造成太大的损失。


    然而,因为石敬塘的那一次认爹行为,燕云十六州的丢失,中原大地的北方屏障完全被打开了。


    开门揖盗。


    当南下的道路变得畅通起来以后,那些北地的游牧民族们便团结在了契丹人的周围,开始在中原大地上肆虐起来。


    而中原大地这些年来乱象丛生,朝代更迭迅速,连自己的事都照顾不过来呢,哪里还有什么余力去应对外敌的侵扰?


    朝廷能做的,也只有在一些重要的城市囤积重兵,加强周边的防御而已。


    可是一些像是村镇之类的,比较偏远的地方,朝廷就无力去照顾了。


    而像是这种地方,通常也是最容易被劫掠的。


    毕竟那些游牧民族的人是为了抢劫而来的,没多少人会去啃城市这种硬骨头。


    都是捡着软柿子捏的。


    这直接造成了大河以北地区常年的民生凋敝、遍地荒凉,生产无法得到恢复。


    自渡河之后,赵德昭一路所见的,虽然还不能说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唯有像是在一些大城市周围,才能勉强看到些繁忙的耕作景象。


    曾经,周世宗柴荣便是想要断绝掉这一条持续给中原放血的创伤,故而奋起发动了北伐。


    然而结果却是身死国灭。


    作为世宗柴荣的继承者,赵匡胤自然也是想要收复燕云之地,以达到柴荣所没有达成的成就。


    好为自己在史书上正名。


    但赵匡胤是个能忍,且知道轻重缓急的人。


    所以,在他认为的条件不够成熟的情况下,是不会轻易发起收复燕云的战争。


    即便在得知了辽国目前国力空虚,矛盾丛生的现状以后,赵匡胤也只是先选择了北汉作为自己的目标。


    攻下北汉,以后再攻打燕云,便不需要太担心西北方面的敌人发动绕后袭击。


    棋,要一步一步的下。


    这一次北伐,赵匡胤带上赵德昭,为的就是培养赵德昭。


    所以自出发那天起,赵匡胤就将赵德昭塞进了这辆装满了各种资料的马车里。


    里面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于北汉,以及北汉周围这些地方的。


    赵匡胤的命令是要赵德昭在抵达太原城之前,一定要把这些东西倒背如流。


    赵德昭看着这一大堆由繁体文言写着的资料,顿时就有些头大了。


    但他也知道赵匡胤这是为了自己好,于是他也就只能咬咬牙,认真的苦读了起来。


    当赵德昭这一路上一边看着书,一边观察着路上的各种情况的时候。


    他得以从一个前所未有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个他感觉里落后愚昧的封建社会。


    再加上赵匡胤这个当世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的亲自指导,赵德昭的眼界格局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他开始思考起了自己之前一些过于想当然的念头,然后又将他们打碎重组,想把他们拼凑成一个不那么完美,却适合当下的新模样。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感慨了一句之后,赵德昭便放下了帘布,继续啃起了手里的书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异世邪君 九鼎记 酒神(阴阳冕) 武神 长生界 无上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