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飞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米飞小说网 > 德昭大宋 > 206、初级阶段

206、初级阶段

    对于赵德昭所提出的短期计划,包括常孟在内的所有人都感觉有些夸张了。


    建立城镇,兴修水师营寨,哪一样不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事情。


    只凭眼前的来登,间能做到赵德昭所说的三件事中的一件就不错了。


    至于说把这三件事都落到实处,大家都觉得有些太过于困难了。


    周俊第一个站出来说道:


    「殿下,来登两州地处偏远,人口稀缺,想要做到殿下所说的,实在太难了,除非是推行强役重税。」


    「只不过这样的话怕是会引起民怨倍看,于殿下名声不利。」


    常孟也接话道:


    「是啊,殿下还请慎重,急功近利的话,后患无穷啊。」


    赵德昭点头道:


    「我知道你们的意思,我不是要一下子就搞多大,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


    「咱们先定个目标,然后在拆分成一个个的阶段,一步步的来,懂了吗?」


    常孟这才松了口气,问道:


    「那这个阶段,又是怎么个分法呢?」


    赵德昭指了指地图上的胶水河出海口,说道:


    「简单,就拿这个中转站为例,咱们可以先规划好将来的镇子雏形,什么地方做什么的,都先安排好。」


    「接下来,我们可以先建立起一些简易的核心功能区,先让他能够运转起来,这可以被看作是最初的一个阶段。」


    「然后,我们再想办法把剩下的地方给一点点补齐全了,每补齐一部分就是一个阶段。」


    「虽说我们不能直接一次性的将城镇建设好,但是我们要提前做好这里将要建起一座城镇的准备。这样一来,就可以减少那种建了又拆的不必要浪费。」


    可以说,除了常孟、周俊、高元林、黄建辉几个脑子比较灵活,见识也相对广博的家伙听懂了赵德昭的话之外,其他几个都是听得一脸懵比。


    搞明白了赵德昭的意图之后,常孟他们几个便开始讨论起了赵德昭所说的阶段划分方面的内容。


    入海口中转站的大概划分赵德昭已经给他们打好了一个样,像是商路以及水师营寨的阶段划分就不需要赵德昭再去多说什么了。


    经商方面的事情,高元林要更为擅长,所以关于商路的规划方面,高元林有着极高的发言权。


    在交通条件不便利的时代里,经济生产活动都有着极大的地域局限性。


    因为要把货物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流通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所以古时候的大城市大都有着一套相对来说比较独立且完整的生产体系,能够维持城市及周围地区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


    即使不和外界交流,也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保障一座城市的正常运转。


    只不过因为每个地方的条件不同,这些自身的,以作坊为主的生产体系生产出来的东西的品质,必然是参差不齐的。


    除了一些特别优异的特产之类的,大家用的东西普遍都是那种凑活能用就行的。


    有的用就不错了,还要啥自行车啊!


    但是对于优质生活的追求,是人类的共性,这也就催生了商人这种专门进行货品流通的职业。


    优秀的商人,很多时候也同时是一个优秀的情报贩子。


    因为只有掌握了足够多,且足够有效的情报,商人才能获得更大的利益。


    高元林就是一名优秀的商人。


    他几乎将来登两州绝大部分的物产都调查清楚了,同时他还将触角延伸到了密州、潍州甚至是淄州这几个周边地区。


    所以他很清楚来登的物产该卖到什么地方去,又该去什么地方买那些来登需要的物资。


    很快,一个庞大的商路网络就在高元林的描述,常孟、周俊的补充记述下被勾画了出来。


    就连高元林自己在看到最终的成品的时候,也愣了一下。


    看着这个涉及了十多个州、近百种商品的巨大贸易网络,高元林激动的说道:


    「这,这要是真的做成了这么大的生意,我,我这辈子算是值了!」


    赵德昭拍了拍高元林的肩膀,安抚道:


    「这才哪到哪?后面还有更大的市场,慢慢来,先把初步阶段的规划做出来。」


    「是。」


    高元林按捺住内心的激动,开始按照赵德昭要求的,梳理出这个巨大交易网的根基脉络。


    不多时,高元林就给出了答桉:


    「殿下,我觉得我们首先要做的,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尽快将内河航线运行起来,实现我们和密州之间的常规货品流通。」


    「另一个,就是要为接下来的北上作准备了,毕竟我们本身的产出太少,赚的钱远不如和北面做生意来的多。」


    「有了钱,才能好办事,您说对不对?」


    赵德昭看着高元林指向了北方,立刻想起来,自己可是从李威手上接了一大笔的货物,要运到北面去脱手的。


    吃人嘴短,拿人手软。


    刚从人家手里接了七艘大海船,人家委托的事情,那必须要多上点心才是。


    「嗯,今年的情况和你们往年不同,带的货物也多了许多,所以这一次北上需要好好谋划一番。」


    想到那七艘大海船,赵德昭便指了指胶州湾说道:


    「对了,这里还停着七艘海船,只不过上面的水手对于这边的情况不太熟悉,所以我让他们在这里待着。」


    赵德昭看了看众人,最后对着黄建辉说道:


    「老黄,你带一批水手去接应他们,直接把船沿着海岸线开回来。另外,再让老高给你们准备一批高密县那边好脱手的货物,咱们先走一趟这商路,看看情况。」


    「是,属下这就去安排人手。」


    「属下也先下去,安排需要的货物了。」


    黄建辉和高元林二人直接告辞,出门执行赵德昭的命令去了。


    等到二人离开,众人便开始讨论起了最后一项议题:


    水师营寨的建设。


    说实话,不管是钱德禄还是林胜,他们都是陆军,水师的事情还真是摸不着门道。


    而水师出身的阮平,之前也不过是个都头罢了,几百号人的事情他还知道。


    至于说这种数千上万人的营寨该如何规划,他也是一知半解,无从谈起。


    眼看着大家伙的都不知道该怎么规划这个水师营寨,进度就这么被卡住的时候,终于是有人开口了。


    这个人让大家都有些诧异。


    因为说话的是一直以来都以文人形象示人的常孟。


    谁也没想到,常孟在讲起营寨建设的时候,说的头头是道,俨然一副内行人的模样。


    而且赵德昭能够听的出来,常孟说的都很有道理。


    于是在常孟提出主体架构,阮平补充小细节的情况下,关于水师营寨的建设也慢慢有了苗头。


    只不过真正要把具体规划做出来,怕不是还要一段时间才行的了。


    对此,赵德昭也没有失望,能做到这样就不错了,毕竟大宋的水师还在起步阶段呢。


    至于说常孟是如何知晓这些军事方面知识的,赵德昭没有去深究。


    只是心中感慨着:


    不愧是金色传说,面板属性就是强!


    ------题外话------


    临时有事忙到快12点,明天还要去培训,阿西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异世邪君 九鼎记 酒神(阴阳冕) 武神 长生界 无上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