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飞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米飞小说网 > 德昭大宋 > 281、围城

281、围城

    [围城(三)]


    三更天。


    太原城的北面。


    城墙上,不少鬼鬼祟祟的身影弯着腰,从一个个的射箭口向城外打量着。


    在确定城外没有什么动静以后,这些人便汇合到了城门附近。


    在这里,一群马脚裹布的骑兵正在沉默的等待着。


    一眼望去,这些骑兵的队伍一直拉到了街道尽头那不可见的黑暗里。


    在队伍先头的,便是全副武装的刘继业。


    在经过了长时间的考虑以后,刘钧最终还是同意了刘继业的出城奇袭方案。


    没办法,他现在太需要一场胜利来鼓舞一下城里的军心士气了!


    而且刘继业给出的计划十分完整,刘钧听完之后觉得可行性相当之高,这才同意了这一次的突袭行动。


    不过,放不下心来的刘钧依旧是彻夜不眠的坐在城门楼上,看着刘继业忙前忙后的做着行动之前的准备。


    如今,终于是要出发了。


    刘继业对着城门楼上的刘钧点了点了点头,随后便是一挥手。


    城门口的士兵们用力的抬起高大的城门,尽量把动静控制到最小。


    在城门开出了一个足以容纳两骑并行的口子以后,刘继业便策马动身,朝着城外去了。


    在没入无边的黑暗之前,刘继业还特意对着身后的刘钧挥了挥手。


    城门楼上,刘钧看着那一条黑色铁骑就这么无声的没入了黑暗,内心深处好似打起了麻花结一般。


    他莫名的想起了当年自己的父亲刘崇。


    当年,自己的父亲便是如现在这般被围困于太原城中,郁疾而终。


    现在,情况似乎又和当年如出一辙。


    只不过被困枯城的从父亲刘崇变成了自己,城外的敌军统帅由柴荣变成了赵匡胤。


    一代新人换旧人。


    「唉~」


    刘钧不由自主的叹了一口气,他想起来,自从他登基之后,似乎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叹气。


    而且随着登基时间越来越久,他的年龄越来越大。


    叹气的次数,也变得越来越多了。


    北汉自身的各种问题就已经让刘钧焦头烂额了,他还要面对南方日益强盛起来的大宋的威胁,还要注意和辽国维持好附属关系。


    以至于刘钧连宠幸后宫佳丽的时间都没有多少,膝下无子的情况下只能是认养了几个养子而已。


    从父亲手里接下来的这个烂摊子,可以说是将刘钧的精力都给压榨殆尽了。


    要知道,刘钧今年才刚到四十岁的年纪。


    但他看上去已经和一位行将就木的老人没有太大的差别了。


    很多时候,刘钧也会想过直接抛下这一片烂摊子,降了大宋算了。


    可是很快,这些念头便被令一样东西给死死的压下去。


    祖宗基业。


    在这个年代,这四个字所蕴含的份量,是足以将人给压到粉身碎骨的。


    刘钧便是如此,亦或者说,南唐的李煜也是如此。


    数典卖祖之辈,是要被世世代代的钉在史书的耻辱柱上的。


    于刘钧而言,这比把他千刀万剐还要难受。


    这种观念,就如同一副无形的镣铐,将刘钧死死的锁在了北汉皇帝的位置上,逼着他耗尽心力的,试图抱残守缺。


    「唉~」


    昏暗的城门楼上,又是一声长叹。


    ……


    当然,想刘钧那样的思想包袱,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的。


    不然的话,赵匡胤又怎么会收到那么多的信件,那么清楚的知道太原城里的城防部署?


    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刘钧是因为身份的限制,不得不坚持与大宋的抗争。


    但是对于北汉的其他人,尤其是一些文臣们而言,他们可不是特别在乎什么刘家的基业的。


    对他们而言,当官吗,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罢了。


    效死?那不是那帮没脑子的武夫们该干的事情吗?


    如今大宋有乘龙之势,有道是「良禽择木而栖」,我辈正要随风而起,岂能困守于北汉这个破地方?陪着你刘家人一起身死族灭?


    再坚固的堡垒,都能从内部攻破,更别提北汉这条四处漏水的破船了。


    所以,哪怕是刘继业谋划的再缜密,计划的再周全,他出城奇袭的计划还是被人给透露到了城外。


    城外的宋军大营里,被半夜吵醒的赵匡胤看着手里数份来路不同的情报,略微点头道:


    「这个刘继业,倒是个人物。」


    其他宋军将领们也是点头附和起来。


    敢在这种大军压境的情况下,主动出击,寻求战机,可是需要巨大的勇气的。


    而且从这刘继业的安排上,也能看出此人是个知兵善战的。


    这种武将之间的认同,并不会因为彼此立场的不同而受到影响。


    就如同当初伐蜀之时,面对唯一死战到底的蜀将高彦俦,宋军便特意为对方修建了陵墓。


    在赵德昭带着孟昶等人离开蜀地的时候,还特意去参拜了这位忠臣良将。


    现在,对于这位敢于勇勐出击,且思虑周全的刘继业,众人也是不吝给出赞扬。


    尊重对手,也是在尊重自己。


    与会的赵德昭有些疑惑,北汉的将领里头,最出名的不该是杨业吗?


    这个刘继业又是谁?


    好像没听说过啊?难道是战死了的那种?


    「好了,据情报说,这个刘继业今夜就会带兵西出,去汾水阻击党进他们渡河,若是被他做成了,此次北伐必会大受影响。」


    李处耘点头道:


    「官家所言甚是,只不过算算时间,只怕这个刘继业已经出发了,他带的都是骑兵,而且熟通道路。我们就是现在派人去通知党进那边,怕是也有些迟了的。」


    赵匡胤看了看外面的天色,知道李处耘所说不假。


    「既如此,那就派一支骑兵,也向那边去,直接截断刘继业的退路。无论对方的奇袭成功与否,都要将他们这些人给我消灭在城外。」


    赵匡胤在地图上祁县的位置点了点,直接做出了部署。


    「那,此战由哪位将军出战呢?」


    李处耘的问题,顿时让整个营帐里的人都认真了起来。


    原本这种事,都该是先锋将军干的。


    这也是为什么先锋军又苦又累,大家却都抢着做的原因。


    头汤谁不想喝?


    可现在,先锋将军郭进带着人北上阻击辽国援军去了。


    那这个活,可就有的说道了。


    大家都跃跃欲试的,想要请战出击,拿下这一个大功劳。


    可是赵匡胤很快就做出了决断:


    「德昭,这次便由你带兵,前去消灭这一支伪汉军队。」


    赵德昭还在想着刘继业是谁呢,突然被赵匡胤点了名,到也没有惊乍,直接点头道:


    「儿臣领命。」


    营帐里的将领们互相看了看对方,心中都有了些明悟。


    「祝二皇子旗开得胜。」


    李处耘开口以后,其他人也是齐声说道:


    「预祝二皇子,旗开得胜!」


    赵德昭点了点头,说道:


    「借各位吉言了,军情如火,我这便动身了。」


    行礼告退之后,赵德昭便拿着兵符,开始调兵遣将,准备去追刘继业他们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异世邪君 九鼎记 酒神(阴阳冕) 武神 长生界 无上龙印